衡南县融媒体中心5月8日讯 近日,衡南县江口镇福文村在移风易俗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有效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特色鲜明的红白喜事操办模式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福文村集中办理红白喜事的传统源远流长。走进福文村,各个村民小组都设有布局统一的大厅屋,像20年前建成的老山组大厅屋以及4年前新落成的山塘边组大厅屋便是典型代表。这些大厅屋内设施完备,主堂居中,桌椅板凳摆放整齐,后方的厨房设施设备一应俱全,为集中操办红白喜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移风易俗的推进过程中,福文村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在基础设施与制度建设上,大厅屋由本村村民自筹资金修建,屋内不仅张挂着集资建设村民的光荣榜,还明确了场地使用的规章制度以及祖训家规,为红白喜事的操办提供了明确的行为指引。在大厅屋也张贴着宣传标语、召开村民会议等多种方式,提高村民对移风易俗意义和好处的认识,让移风易俗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村委班子积极作为发挥引领作用,明确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组织的职责,严格控制红白喜事的规模与费用。他们引导村民摒弃铺张浪费和相互攀比的陋习,约定白喜事费用总额不超过5万元,桌数控制在30桌以内,村民间的人情往来也维持在200元左右。这一举措显著遏制了不良风气,让文明节俭的新风尚逐渐蔚然成风。
红白喜事的办理流程也得到了进一步规范。村民有办事需求时,只需向本组组长或红白喜事理事会会员报备日期等事项,后续的一系列事宜都有理事会会员提供全程协助。相比每桌酒席费用包干的形式,成本降低了30%以上。集中操办红白喜事避免了分散操办带来的资源浪费,大大降低了村民的经济负担。同时,村民在共同参与红白喜事的过程中,交流互动日益增多,彼此之间的感情愈发深厚,村民小组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得到了极大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福文村整合农村现有资源,建设综合性场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该村的大厅屋不仅仅是操办红白喜事的场所,还兼具多种功能。这里成为了村民集中议事、召开屋场恳谈的重要阵地,部分大厅屋的前坪更是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更为重要的是,福文村注重村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村民参与到大厅屋的建设、管理以及红白喜事的操办中,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良好局面。福文村的移风易俗工作改变了村民的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文明节俭操办红白喜事已成为村里的新风尚,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文明建设。
福文村通过“破立并举”,以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加强引导和资源整合等一系列举措,成功绘就了一幅文明新画卷,为衡南县乃至其他地区的乡村治理和移风易俗工作树立了榜样,推动了乡村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来源: 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曹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