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泉文艺·散文丨儿时记忆中的元宵节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唐秀珍 编辑:胡君 2023-02-08 09:25:36
—分享—

又是一年元宵节,随着鞭炮声四起,看到微信朋友圈发的闹元宵视频,我不由得想起儿时村里“滚龙灯”闹元宵的热闹场面。

龙是中国的图腾,代表着风调雨顺、吉祥如意,流传至今的“滚龙灯”活动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也是藏在许多人记忆深处最浓的年味。

记得小时候,还没到正月十五,我们组里的男女老少几十号人就齐聚祖堂,自发组织“滚龙灯”民俗活动,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龙灯队伍由号手、乐器班、举旗、字灯、排灯、举龙、扮戏等组成,少则50、60号人,多的上百人。龙灯条数越多展示村子的实力越强大,为了与方圆十里的村子比实力,组里准备了四条龙灯。村子流传着举龙头生儿子的说法,在男劳力占优势的农村更是看重谁举龙头,而举龙尾的人需脚力特别好,要能紧跟前面的步伐,一有疏忽便极容易摔跤,因此举龙尾特辛苦。为了公平合理,最初是采用集体抓阄的办法解决,后来有人建议让每年新过门的媳妇抓阄举龙头,但头灯笼的都是组里公认德高望重的人来提。

正月十五闹元宵最隆重的还是“滚龙灯”。一大早,村民各自在家吃好早饭都会不约而同的到祖堂集合。吉时一到,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龙灯正式出航。闹元宵一般就在附近的村庄,龙还没到,老远就能听到孩子们“龙来了!龙来了!”的叫喊声,鞭炮声已此起彼伏。龙灯挨家挨户穿堂而入,各家各户在桌上事先准备好了烟、零食和自酿的美酒,主人喜笑颜开地把烟一根根的发给每一个人,遇到大户人家也有发整盒的,要是龙灯进了村民新房贺新居,主人还备有红包。每到一个村,村里老老少少都会以最隆重、最亲切的仪式接待。途中有准备点心的,也有提前约好准备午餐的村民早把自家桌子齐溜摆在晒谷场上,各家各户的女主人大显身手在厨房备齐了美味佳肴,只等龙灯队伍一到即刻款待。村民个个喜笑颜开,热闹劲儿和壮观场面是盛况空前。饭后,龙灯必定要以“串灯”或“双龙戏珠”节目向村民们答谢款待之情。“龙珠”前后左右四周摇摆,两条龙围着龙珠你争我夺,或游走或穿插,或腾跃或翻滚,或戏闹或摇晃,身形游动恰似腾云驾雾而来,又似穿水而出,活灵活现,姿态万千。元宵节这天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大雪飘飞,龙灯依然要穿街走巷,挨家挨户串过,到哪哪儿的鞭炮响震天,此时此刻人世间所有美好的期盼都淹没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随着龙灯的滚动而涌动,经久不散……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过境迁,当年的黄毛丫头已头发花白,儿时的记忆却依然清晰。若干年后,我依旧会怀念小时候的元宵节,那时人们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贫,却从不缺仪式感,该吃苦的时候努力奋斗,该欢庆的时候,就使劲开怀,这样的日子才有奔头。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唐秀珍

编辑:胡君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南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