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插座宿舍”背后的诉求表达困境

来源:红网 作者:张隐曜 编辑:张扬 2013-09-12 03:25:43
—分享—

副标题:

  近日,在中国第一拖拉机集团有限公司拖拉机学院上学的小王拨打向记者反映,学校宿舍没有充电的插座,如果手机想充电,就要去食堂充电,每次收费5角。小王认为学校此举是在加重学生负担。校方回应称:此举是为防止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引发火灾。(9月11日光明网)

  

  现在,很多大学都对学生宿舍进行了用电功率限制,以防止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杜绝火灾隐患。拖拉机学院放着如此“先进技术”不用,依靠于“无插座宿舍”,安全隐患倒是彻底杜绝了,但学生的生活便利也无从谈起。同时,校方另设的充电处每次收费5角,远高于学生实际用电的成本,增加了后者的经济负担。就此而言,该校不仅在管理上十分落后与粗暴,也存在“设卡自肥”的嫌疑。

  

  对此不满的学生,恐怕不只小王一个。但惟有他主动站了出来,向媒体爆料,这份维权精神值得肯定。然而,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待小王的维权:当利益受到侵犯时,为何只有一名学生发出了声音,且选择的是向媒体求助?换而言之,围绕着利益诉求问题,学生与学校之间,是否缺少了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

  

  今年夏天,在南京、武汉等“火炉”城市,有的大学生“献词”一首,呼吁“校长,装空调”,但也有学生扔塑料瓶、扔椅子和扔西瓜,以示抗议。试想,如果存在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这些学生不必如此。而遭遇“无插座宿舍”的小王,也无需独自向媒体求助,他的同学恐怕更会一同站出来。

  

  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学生往往处于一种分散和弱势的状态中,无法与学校形成平等关系,有效的沟通渠道也无从谈起。因而,学生所采取的利益诉求表达,要么过于“曲线化”,要么过于粗暴,独独缺少一份直面校方解决问题的勇气与理性。

  

  直接而有效的沟通渠道,并非没有。在美国,依靠学生会,学生们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和学校形成较为平等的沟通关系,敢于沟通。甚至于,学生会还为了学生的利益,组织各类活动来抵制校方要求上涨学费的要求。

  

  我们的大学以及小王所在技校也有学生会,本也可在为学生维权上大有作为。但与国外的学生会不同,我们的学生会并没有独立于行政体系之外,而往往要经过学校审批和管控。因而,在维护学生权益上,国内高校的学生会难以有所作为。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诉求表达上的无所依靠,只会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权利孱弱”的种子。

来源:红网

作者:张隐曜

编辑:张扬

本文链接:https://www.hnxrmt.com/content/2013/09/12/599438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南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