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泽译 全咏(实习))二十年,是七千多个日日夜夜,也是数以万计的分分秒秒,刘礼斌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坚守在教育岗位上,从翩翩少年步入不惑,他用心用爱辛勤浇灌着未来的“园林”。他常说:“我愿在教育这座大厦中继续做一块负重的基石,把我全部的爱奉献给我的学生和教育事业。”
课堂上,刘礼斌对于习题的讲解有着独到的地方,一道题都要尝试不同的解答方法,做到让成绩好的学生巩固印象,让成绩差的学生听得懂。
2013年12月,刘礼斌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今年九月,他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在自己探索研究、不断突破的路上,他还不忘向初入教育行业的新教师们伸出援助之手,带领年轻老师们参加学科教研比赛,并获得数项殊荣。衡南二中校长贺朝晖说:“他对年轻老师也特别关心,经常带领和组织年轻老师参加各种各样的教学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校园的花坛郁郁葱葱,也正如三尺讲台下的的学生们,每当他们迷惘彷徨之时,刘礼斌都给予阳光、指明方向,刘礼斌深深明白一个道理,在最是叛逆的青春年华里,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关注和认可,只要是真心爱学生,就能让学生体会到被爱之乐。
“我记得今年刚毕业了一个叫陈生的学生,他就是一个比较自卑的孩子,我以前经常给他做心理疏导工作,但感觉效果不是很大。后来我找了同学也找了其他老师,在他取得进步的时候一起给他鼓励,就这样慢慢地帮助他获得自信,最后在今年的高考当中他顺利升入二本。”刘礼斌回忆到。
在学生夏婉婷心目中,刘礼斌老师是个很负责任的老师:“在这短短两个月的相处中,我觉得他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十分关心,经常会找状态不好的学生谈心。我记得他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是着重讲了安全问题,每次放假或者是来学校他都会要求我们给他和父母报平安。”
在刘礼斌看来,每一个学生他都要付出全身心的努力,成绩也从来不是衡量学生的尺子,每个孩子都有可塑性,也都能成为社会栋梁的候选人,而教育者就是要有发现学生长处的眼光和有针对性培养的观念。他说:“好学生和差学生不能单单依靠学习成绩来判断,学生可能在某一个方面有特长,社会又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的,所以我们只要有目标并且愿意为了目标去奋斗就都是好的。”
当提到从教过程中带过的学生时,刘礼斌忍不住嘴角上扬。“从现在来看,我的学生和教育事业都已经是我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我们大多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和学生一起度过的,甚至是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多,有毕业的学生取得成绩向我发来喜报的时候,我内心满心欢喜。”他说,“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对我们老师来说都是极大的鼓励,应该说是我的学生成就了我。”
世间事总难两全,刘礼斌一心扑在教育上,却也疏忽了自己的小家,谈及家人,他满怀愧意,反复说着自己不是“好爸爸”也不是“好儿子”,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扎在学校里,有时候甚至放假也不会回家,是从得知父亲身患重症后,才回得勤些。
刘礼斌立于讲台二十载如一日,呵护着他眼前的这片“园林”,如果说过去的日子都在生根发芽,但有朝一日,这片精心培养的未来之花必将开满山坡、芬芳四溢。他感慨到:“我从教已经二十年了,我觉得教育人这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成人成才。”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泽译 全咏(实习)
编辑:郭玲丽
本文为衡南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