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爱教育。带着对双胞胎儿子,没坐完月子,就回到教室上课。特别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备至,这种敬业爱生精神,在学校一时传为佳话。她就是衡南县第11中学语文教师宁倩。

宁倩(右)在辅导学生。 启之 摄
本网讯(通讯员 启之 记者 陆元连)2014年,她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撰写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初探》一文获得湖南省教育厅关工委举办的2014年度家庭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
2012年7月,宁倩师范毕业,成为衡南县十一中学一名教师,担当了语文课的教学和一个班的班主任。
每天早上天不亮,她就来到操场,和同学们一块站队上操,锻炼身体;白天课上精心授课,课下认真批改作业;晚上便会来到寝室,提醒学生早点休息,盖好被子,以免着凉感冒。
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学生基础较差,加上校园文化生活单调枯燥,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有的学生初中没毕业就想辍学打工了。
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家长,尽力说服和挽留辍学的孩子。
学生小唐想辍学,她先后五次家访,做耐心的思想工作,小唐最后重返校园。
她带的第一班里,有9个孩子家境贫寒,宁倩自己多次掏钱补助他们,在家里做好饭给孩子们送去。
2012年夏初的一天,班上有名贫困生得了急性胃肠炎。深夜11点,学生给宁倩打电话,她接到电话和爱人一齐把学生送往医院,替学生支付了医药费,一夜没睡,守护在病床前。
学生病情稳定后她才和家长联系。但是家长都在北方打工不能及时回来,她就上完课及时到医院陪床,医护人员都认为她是家长。
有一天中午,她正在吃饭,几个学生慌慌张张跑到办公室说宁雅和段安打架了,还流了血。
她一听,外套都顾不上穿,跑到教室一看,宁同学拿个凳子正要往段同学身上砸,她边喊边冲上去,拦在他们中间,宁同学的凳子一下子砸在她的肩膀上,疼得她站不住跌在桌子上,几个女生吓得紧紧拉着宁老师,大喊:老师!老师!宁倩强忍住痛慢慢地站起来问他们:“还打吗?”两个孩子羞愧低下了头。
班里有个孩子学习较差。每次当宁倩想接近他时,他总是很慌乱的躲开。宁倩打听他的状况,才明白他的家庭状况很特殊,爸爸是个残疾,妈妈患有精神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全家人靠每月不多的低保勉强度日。
了解到这个状况,宁倩利用休息的时间,到他家里,和他父亲进行沟通,劝回了学生。这个孩子渐渐的不再封闭自我了,学习也有了劲头,在期末考试中,一跃进入班级前五名。
两年前,刚生孩子那会,宁倩带初中毕业班,学生多,寝室少,晚自习后很多学生挤睡在小小的空间,学生休息不好,严重影响第二天的学习。
她干脆在自己的宿舍安排了几个女生和她刚满月孩子住,自己则从打过熄灯铃后一直站在男生寝室外守着,防止他们吵闹,等他们睡着后,晚上11点钟后再回到宿舍。
教师节了,一名学生给她写了一封信,上面写着:“老师,你对我们就像自己的亲妈妈一样,我们不会让你失望的。老师,你就像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作者:luker
编辑: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