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南传统手工技艺】红薯片子

编辑:张扬 2017-05-08 15:11:32
—分享—

  16、传统手工技艺——红薯片子

  红薯产自衡南广袤的红土地,血色的土壤培育它甘甜的味道。自唐以来,聪慧的衡南农家女将丰收的红薯加工成薯片。在田野上、薄雾中刮红薯片子是一道初冬的风景。春节里、在火炉旁吃红薯片子是一种甜美的享受。红薯曾陪伴我们的先辈走过艰难的岁月,现在,它带给我们回忆,带给我们对勤劳的母亲们最动情的思念。

  17、传统手工技艺——岐山大礼肉

  岐山大礼肉始于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大病,被岐山仁瑞寺的田静长老揭皇榜治愈。慈禧大悦,命两江总督、太子太保曾国荃护送镇寺国宝来到岐山。乡民设宴款待,席间有一道猪肘子,色泽鲜亮,奇香扑鼻,曾国荃非常爱吃,临走恋恋不舍地问,能不能带一份回家,乡民十分高兴,用棕竹叶捆扎一份相赠,曾国荃说:这是岐山最盛大的厚礼!

  18、传统手工技艺——栗江豆油

  栗江镇豆油始于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行至湘江河岸,听说大禹治水曾栖息在栗江的湉洲,便弃舟登岸,过桥赏湉洲风光。当晚在农家就餐,吃到了味美难忘的豆油,赐名万岁桥豆油。2008年,来观看奥运会的外国朋友们品尝到了中国农家手工制作的调味品——万岁桥豆油。

  19、传统手工技艺——浓于水更轻于云(诗话酃酒史)胡朝阳

  溪山雨后湘烟起,/杨柳愁煞鹭鸥喜。/棹歌一声天地绿,/回首浯溪已十里。相传清代诗人魏源闻衡阳酒香,急急从浯溪楫舟而来,“棹歌一声天地绿”,一篙撑开了湖湘大地青翠的山水,撑开一座古老历史城门——衡阳,载我们进入由一斛美酒酿造的湖湘史册。。。

  衡阳古城源于一斛美酒,这斛美酒则源于一座小山——清泉山。清泉山海拔158米,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清朝衡州令江洵曾为她写下耐人寻味的名句:好山初识面,/乘暇一来过。/精舍依岩小,/寒松傍岭多。/云阴长不散,/泉味近如何?/定有山灵笑,/尘心负薜萝。这座位于衡阳城东17公里处的小小山峰确有山灵,引来天光雨露的钟情,终年云缠雾绕,绿雨徘徊,氤氲的云水化作上百条清泉潺潺涌动,流向5公里以外的低洼地,汇聚成清碧天作色、浸玉渌为质的万顷湖泊--酃湖。

  早在西汉时期,酃湖水便吸引大量的先民迁徙而来,十里百里、百姓千家集居于湖畔,耕田、放鱼,繁衍生息。因人气兴旺、市场具有一定规模而受到汉高祖关注,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酃县县治。山肥水美,丰衣足食。聪慧、勤劳的酃县先民用吃不完的稻米、取不尽的酃湖水酿酒,始名“酃酒”。担得湖中水/洗得屋中罐/蒸饭做酒浆/酒香满室沾/美酒饮且醉/日子清且闲/送酒与兄弟/兄弟年寿增/授酒与女子/子孙节节生/赠酒与朋友/朋友福禄添/敬酒与父母/孝悌代代传/上酒贡天子/天子万万年。这首自西汉流传下来的酃酒谣,再现了先民愉快的劳动生活场景与和谐美满的精神追求。至今在衡州大地,仍然有山野老人常常持酒杯而歌此谣。

  清泉山里出泉清,/万顷酃湖逗一泓。/酃渌见珍张载赋,/原来缩酒贡南荆(清。朱佩连《酃渌酒吟》)。三国时期,司马炎征战南北,旗插衡阳,第一件事就是渴饮传说中的酃酒。至公元280年,已经成为西晋开国皇帝的司马炎在举行开国大典之际,把甘美的酃酒带进太庙,祭祀祖先,犒劳功臣。宣酃酒为天下第一酒,鼓励酃县百姓多多酿造,以饷将士。西晋时期,衡阳酿酒业大兴,环湖一带十里长市酒旗晃晃,酒香浓浓,醉倒云山。公元290年,西晋文学家张载为酃酒作赋:备味滋和,体色醇清。宣神御志,导气养形,遣忧消愁,适性顺情(《酃酒赋》)。不久,距酃县不远的渌水河畔,有一个叫豫章的地方也出了一种美酒——“渌酒”,人们把两大美酒统称为“酃渌酒”。大文豪左思曾写下名句“飞轻觞,而酌酃渌”(见《三都赋》)。从此,“酃渌”二字成为天下美酒的泛称辑入《辞海》。

  衡阳从此商市繁荣,物埠民丰,几朝几代,山水流金。历代名人雅士与酃酒结缘,留下千古佳话奇文。魏太武帝拓跋焘征战过衡阳,将大批酃酒带往北方,南国美酒的奇香令将士们销魂、拼命杀敌。唐朝李白得明皇御赐酃酒,酣饮写就: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字字含酒香,滴滴吐醉气,尔后高歌赞叹:普天之下,最美莫过酃酒耳。宋代苏东坡家里来了朋友,还带来一条鱼,要煮鱼下酒,东坡匆匆问老妻可有酒乎,苏夫人曰:我有酃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随即取来。雨前方恨湘水平,/雨后又嫌湘水奔。/浓于酒更碧于云,/熨不能平剪不分。/水复山重行未尽,/压来七十二峰影。/篙篙打碎碧玉屏,/家家汲得桃花井。怨不得魏源先生如此急切地赶往衡阳,原来有知己酒友在等待,原来是山水美酒在召唤。

  至清代,衡州酒业更为兴盛,以至舀干酃湖水,衡阳人转而以澄碧的湘江水酿酒,作坊沿江岸铺开,浩浩荡荡200余家,每年产酒4万余担。上至清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知酃酒美,个个都想喝一盅,“青草桥头酒百家”成为当时衡阳酒业发达、城市繁华的真实写照,成为后人茶余酒后无限怀想的衡阳八景之一。新中国、新世纪,湖南酃酒酒业有限公司以湖湘人血脉中的诗情和豪放的气势,继承两千多年酿酒大统,博采中国各地黄酒之特长,以现代科技研制再造、开发创新,把酃酒打造成新世纪的品牌,新的酃酒色如湘水之澄碧,味如湘云之轻蒙,更焕发出湖湘山水之神韵与魅力!近水山例青,/湘山青独活。/无云翠蒙蒙,/烟林尽如泼。/遥青一峰显,/近青一峰灭。眼底青甫过,/意中青欲勃(魏源《醉湘江》)。这是何等令人心醉的湖湘山水长卷,在这轴长卷之间酿造美酒,续写新的历史,品味美酒,享受新的人生,酒味当知如何?人生又知如何?

  20、传统手工技艺——酃酒

  酃酒始于汉代,距今2100多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名酒,古代十大贡酒之一。最初以流自酃湖的泉溪镇清泉山泉水酿造。《后汉书》《水经注》、《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籍中均有记载。唐太宗李世民赞酃酒“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大文豪左思写下名句“飞轻觞,而酌酃渌”。“酃渌”二字成为天下美酒的泛称辑入了《辞海》。历史名人的酃酒诗篇浩如烟海,灿烂的酃酒文化哺育了中华文化主流——湖湘文化。解放后第四代传人:蒋将 蒋南

  2

  21、传统手工技艺——冠市红豆腐(罗诗斌)

  清朝乾隆年间,著名学者阮元任职湖南,遍访民情,收集史料,途经冠市街时,乡民将豆腐染成红色招待他,阮元任吃后连连称赞,问其详。乡民答曰:“朝廷大官降临乡野之地,乃是喜事。我等特将豆腐染成红色,以示庆贺。”遂流传至今。

  冠市红豆腐的制作工艺并不很复杂,先精选本地大豆,并将其充分清洗、浸泡4至6小时,用石磨加井水磨碎成生豆浆,滤渣后加热至100摄氏度,保持3-4分钟后停止加热,待豆浆冷却到不烫手时,加入少许石膏水,凝固成糊状物——豆腐脑,再用小纱布将约100克左右的豆腐脑包兜成方形,沥干水后,再次将包裹好的豆腐脑压干水分凝结成块,最后将其放入调好的五香粉、植物染料和盐混合成的沸水中,煮数分钟后捞出,摆放于竹篮中晾干,即成红豆腐。

  冠市红豆腐制作工艺听起来简单,和别的地方制作工艺并无二异,但冠市红豆腐入选2006年湖湘文化节评选的衡阳十六大名菜,还是有其独特之处的。首先,关键在于水。冠市红豆腐作坊,用自家深井甘冽的泉水。水之外,就是原材料黄豆。衡南自古盛产“八月黄”,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在田埂上、山坡上种植黄豆,每到夏末就可以收获金灿灿的黄豆,而且都会留出黄豆做豆腐。优质的原材料,自然做出优质的豆腐,冠市红豆腐质地滑爽柔嫩,甘甜可口。此外,冠市人做豆腐,向来采用煨熟的石膏点制豆腐,石膏是一味中药,且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功效。而其他地方采用的卤水石灰点豆腐,虽说凝固的速度很快,但豆腐过老,没有鲜嫩感,这也是冠市红豆腐的秘诀之一。当然,冠市红豆最关键的秘密武器乃是红色植物染料,是用枸杞、皂壳等天然植物熬制调和而成,对人身体无害。也正是充满喜庆味道的红豆腐,在豆腐家族中独具特色,美名远播的原因。

  冠市红豆腐的烹饪方法也是花样百出,别具一格。譬如红烧红豆腐,只待锅里油红,将一块块切成薄片的红豆腐铺在锅内,用优质耗油一淋,再放盐、辣椒、葱花等作料,即可出锅,鲜香可口;又如水煮,在烧开的骨头汤中,加入红豆腐,撒点葱花,做出的豆腐特别滑嫩,鲜艳欲滴,像娇艳欲滴的唇吻,有雅士戏称为“少女之吻”。

  22、传统手工技艺——相市烧饼(徐文伟)

  认识相市,是从相市烧饼开始的。

  记得少年时,一同学分给我一个烧饼,听他讲家中办喜事的开心话后,末了他还不忘骄傲地补上一句,这可是相市烧饼呢。

  在物质相当馈乏的年代,吃上一个特别的烧饼,自是难以忘怀。在我心里,那个烧饼至今仍是那么的大,大得让我填补了一个午餐的空白而回味无穷,也是那么的圆,圆过十五的月亮,让我心中竟有莫名的冲动和纯洁的想法,有朝一日我也去相市,也去买烧饼,也让亲朋好友们去好好品尝。

  最近,县里有关部门挖掘考究,相市烧饼的来源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呢。

  据《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载:“相公堡,在湖南衡阳东南耒水东岸,土人相传诸葛武侯督赋临蒸,移舟于此,故名。”临蒸就是现在的衡阳。在相公堡,三国时诸葛亮曾屯兵于此。期间,一卒长因违军规,被贬为伙夫后,常反复揉捏面团,并将小团投向于灶台以泄心中不满,不想熟而食之,士卒皆称味美。一夜,诸葛亮巡营,忽闻一阵浓香从伙房飘来,便循香而至,尝之甚觉味佳。诸葛亮大喜,密嘱伙房大量制作,并添馅加糖,用作干粮。我们知道,古人打仗时,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军法“百人为卒,五人为伍”, 每到一个地方,士兵都是按自己的编制“埋锅造饭” ,正所谓挖土为号,埋土为灶,但敌人可根据灶的数量推算出人数,于是古代也就有了增兵减灶和减兵增灶这一作战计谋。诸葛亮用烧饼当干粮,大大减少了军队埋锅造饭时间,又使敌方无法知晓用兵之多寡,起到用兵神速、迷惑敌方之神奇功效。

  还流传另一版本,说的是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屯兵于相公堡。一日,诸葛亮微服私访至街市,忽闻浓香扑鼻,便循香而至贺氏烧饼坊,买饼者众。悉其技世代相传,闻名乡里,尝之甚觉味美,诸葛亮大喜,密嘱大量烤制,用作士卒干粮,后蜀军在战事中屡战屡胜,烧饼功不可没。诸葛亮遂奏请蜀王刘备,亲赐“经世传承”匾,以褒贺氏功绩。

  至于相公堡烧饼,当时史料为何未有所记载,或是机密使然。现今终究是成千古之谜而无法考证了。

  嗣后,这一带的百姓集资建武侯祠于耒水之滨的相公堡,以示纪念。这“相公堡祠”,又称“丞相祠堂”,祠堂左右两边还有金碧辉煌的木制对联,右联曰: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左联曰: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如今的相市就是后人在相公堡开墟场建集市而取名。而相公堡傍依耒水处有相公滩,又有诸葛武侯留下的“相公堡相公滩相公坐船相公撑”的千古绝联。

  今“相公堡烧饼”,百姓好称“福饼”、“喜饼”,既可作主食,又可菜汤、煮面条泡饼,佐酒小食也妙味无穷。那秘而不宣的配方和特殊的烘烤方式,更使其风味独特,名声在外。诸君欲品味,请到相市来。

  23、传统手工技艺——寺门前烧饼(罗诗斌)

  唐高宗咸亨年间,僧人宝显法师云游至宝盖镇福全村,见此山水清秀,田畴广袤,河水清冽,遂结庐创建泸前寺。寺庙以烘烤烧饼救济穷苦百姓闻名遐迩。大历五年,国势衰微,民生凋敝。诗圣杜甫,沿耒水支流宝河流落至泸前寺,僧人拿烧饼款待杜甫。诗圣大快朵颐,香酥松脆,甜糯爽口,叹曰:“寺门前烧饼,饥馋长安客。”

  1966年,泸前寺毁于破四旧运动中,僧人或还俗或远走南岳,至今南岳大庙还存有泸前寺大钟一座,唯有寺门前烧饼在福全大地扎根下来。这个秋日黄昏,寺门前烧饼十八代传人廖金元向我们讲述了寺门前烧饼的前世今生。

  廖金元,1972年生于寺门前村。2009年,学习寺门前烧饼制作工艺,维持生计。虽说自幼闻着烧饼味长大,却从没有想过要从爷爷手中继承这项卖苦力低利润的手艺活。当年逾80的爷爷把那根有着500年历史擀面杖交给他时,他霍然觉得手中的任务如此的沉重,擀面杖上闪着锃亮橘黄的光芒,像汗珠,抑或是时光中累积的烧饼魂魄。春来冬往,千百次的揉搓烘烤,汗水中终于诞生了香酥可口的寺门前烧饼。为何寺门前烧饼能“香誉”海内外呢?廖金元师傅解说了寺门前烧饼的制作流程。

  第一道工序,和面。寺门前井水、宝盖有机茶油与最优质的面粉,是制作寺门前烧饼的必备条件。清冽的井水与嫩茶油按一定比例搅和好,慢慢掺入面粉中。经过反复揉搓1小时之后,面粉就变成了软面团,然后用塑料膜包裹好面团,置放室内“醒面”一至二小时(根据室温的不同)。等疲倦的面团“睡醒”之后,又需揉搓1个小时,待用手指按下,面团能立马弹起,就说明面团已具备韧性,方能放入发酵房自然发酵。

  第二道工序,发酵。揉搓好的面团,用塑料薄膜包好,放入发酵房发酵。根据室内温度不同,发酵2-4个小时不等。“发酵”就是让面团充分“休养”,养精蓄锐。

  第三道工序,开皮(又叫擀料)。将发酵好的面团再次揉搓,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面毯”。

  第四道工序,搓皮(又叫抹油)。在擀好的“面毯”上刷抹上少量的食用油,然后卷起搓成长条面团。

  第五道工序,出蒂子。将长条形面团用手揪成小个面团,再将小面团压成扁圆的小面片——饼丕。

  第六道工序,包馅。馅料为面粉和白糖调和好的稠粘糊糊,金黄金黄的。把一小撮馅料放在面片上包裹好,揉成小桃形,像小小的包子。

  第七道工序,擀饼。擀饼就是把包好馅料的“烧饼包子”,用擀面杖轻轻碾压成薄圆的烧饼。

  第八道工序,撒芝麻。把碾压成型的烧饼放在竹匾蓝中,洒上水,然后再撒芝麻,这样芝麻就牢牢地粘在烧饼上。

  第九道工序,烘焙。烘焙是烧饼制作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烘焙烧饼的烤炉是陶瓷大水缸制作的。生火的铁炭必须是上品,这样的火很旺而没有煤烟。先把炉壁烘热,然后,用手掌着水湿的烧饼,“啪”地一声贴在炉壁上。烘烤时,需控制好炉温和火候,这样才不会烧焦。

  第十道工序,出炉。一般烘烤二十分钟即可用铁勺取出,此刻的烧饼,热烫香软,冷却之后,就变得酥甜香脆了。

  他憨憨一笑:“秘诀无它,无非是用最好的原料、不偷工减料,舍得花更多的时间与烧饼‘恋爱’罢了。”朴素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种精工细作的“土办法”不正是我们正在丢失的商业道德与职业良心吗?金秋十月,诗魔洛夫先生品尝寺门前烧饼后,赞不绝口,说吃出了童年的味道,吃出了乡愁。目前,寺门前烧饼已成为衡南人民馈赠海内外宾朋的佳品,寺门前烧饼将迎来新的生机,香飘四海。

编辑:张扬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南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