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南传统手工技艺(聚合版)

编辑:张扬 2017-05-08 15:16:34
—分享—

  1、泥斗墙(谭绩)

  泥斗墙是衡南县最为原生态的建筑房子的一种方式。取材放便、造价低廉,黄泥干透后的直立性好,又非常坚固,在四十多年前,泥斗墙这种建筑方式,在我县一些边远乡镇被广泛地运用。

  一 泥斗墙所用的工具

  夹板、竹木牵条、泥棰、掀板、牛轭、垂直吊牌,锄头,镢头、羊角尖、畚箕。

  二 泥斗墙所用的建筑材料

  五花泥和匀、弄碎,掺上一定比例的石灰。

  三 泥斗墙的操作流程

  1、和泥:将有粘性的泥巴弄碎、拌匀,掺上一定比例的石灰,用少量的水使之润湿。太湿太干都不行,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2、上夹板:将两块夹板,用牛轭轭住,放于墙体之上。夹板里面放上一根竹牵条或木牵条,以增加墙壁整体的牵引性。

  3、上泥:将和匀的泥巴一担又一担地担进夹板的槽内,由两个壮实劳力,抡起木棰轮番用力夯实、斗紧。直到夯实与夹板一样平为止。

  4、起夹板:当每一夹板内的泥巴夯实与夹板一样平后,就要松牛轭,提起夹板开始下一项同样的工作。

  5、抹墙;用垂直吊牌扯线,看墙体是否在同一垂直线上。有偏斜用大掀板用力掀正,对于墙面一些小坑小洼,用小掀板,用细碎的泥巴补上,掀平掀光亮。

  四 泥斗墙的传承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老百姓对住房要求更高的品味。因此,建房时选择了更好看更牢固的建筑材料。现在大家都舍弃了这一古老的建筑方式,已经没人建泥头墙的房子了。只是在一些边远山区,偶尔可以看到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残存下来的泥斗墙的房子。

  2、剃头匠(谭绩)

  传统剃头匠都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有火炉、铁锅、竹椅、理发刀具、刷子、镜子以及自己吃饭的锅碗瓢盆和米面等。奔波于各乡镇各村落,大树下、堂屋里、院落,只要能搁下一条木凳,有立足之地都可以用作剃头的工作场地。服务内容有:剃头、洗头、刮胡须、掏耳朵、修面、修指甲。为讨好顾主,剃头匠还会拿出绝活,进行按摩。落枕的脖子,寒食瘀积的腰背,剃头匠三招五式,一推一拿,简直是手到病除,颈椎、腰椎可端得卡卡地响。传统剃头传承方式通常是师徒传承关系,讲究一些风俗习惯。会查看老黄历挑选宜动刀、动剪的日子上门服务。新生的小孩第一次剃胎毛时,剃头匠通常会说些吉利话。如果给过世的人修剪发须,会口中念念有词:大抵是逝者安息,成仙成佛的颂词。碰上晦气事,认为剃眉毛可以免灾等。剃头匠由于收费相当便宜,生存状况就显得极为低下。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老百姓对审美要求越来越高,更愿意选择高档的理发店美容美发,使得传统的剃头匠失去了客源。再加上一些电动的理发工具普遍使用,比起理发匠手动的剪子来说更方便好用。装修豪华的理发店提供优质的服务,也使得传统的剃头匠没法与其竟争。由于传统的剃头式样偏于单一,场所过于简陋,服务收费低廉也无法吸引顾客,因此,传统的剃头方式基本销声匿迹。偶尔在边远农村还能发现有走村串乡的理发匠。

  3、打铁(谭绩)

  据考证,从汉代始,我国就有铁器的制作作坊,这些经过打制的铁器,使生产与生活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铁器制作工艺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更新。打铁这种原始的锻造工艺,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盛行。打铁的材料:铁、钢、煤或者木炭。工具:榔头(汽锤)、铁砧、风箱、铲刀、火钳。工艺流程是取料:根据各种农具或用具选取大小不同的铁块。发烊火:即把原材料在炉火中煨红、煨透。敲打定型:根据客户要求打成所需成品的初样。有两种方法,第一种:解放前一般都用两个人手工敲打,一个人一只手用火钳钳住烧红的铁,一只手拿着铁榔头边看边敲打,另一个人拿着大铁榔头,随着对方指点使劲的敲打,经过几次软化(烧红)敲打使它慢慢的定型;第二种方法可以省工,省力。一个人可以用“空压机”敲打定型。淬火:使定型的农具再次烧红然后迅速放入水中,使器具增加硬度和刚性,这一环节在整个工艺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要准确掌握火候全靠日常经验的结累,如果冷却的速度与时间掌握得不够准确,看上去是一件完整的产品,实际上是一件废品。铲:用铲具将产品铲平整,快口部分露出锋芒,产品整体全部完成。用锉刀锉去四周的角料。最后用手工或砂轮打磨光滑。打制的铁制品种有农具:犁、耙、锄、镐、镰等。生活用品:如菜刀、锅铲、刨刀、剪刀等。此外还有:门环、泡钉、门插等。

  打铁这一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通常是师徒传承关系,也有父传子,子传孙的家庭传承关系。 随着机械化的普及,传统手工打铁已逐渐趋向衰落。在边远的小镇上有少量的打铁匠仍然在传承这一古老的手工技艺。由于现在对传统打制出来的铁制器具需求量减少,打铁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工作又辛苦,没有力量不能打铁,没有胆量不敢打铁,没有吃苦精神不愿打铁。年轻人想学此手艺的人已不多,打铁业面临失传境地。

  4、补锅(谭绩)

  补锅,也叫镥锅,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盛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有一批活跃在衡南各乡镇之间补锅的民间艺人,通过民间艺人的冶炼、锤打、修补,对破炊具进行修复,从而使破烂的器具达到重新使用的目的,因而,补锅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在那艰苦的年代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

  “镥锅的人造了孽,天光走到黑。别人都说你赚了钱,哪知道你镥锅真可怜。”这首民间歌谣是对补锅艺人生活状况的真实描绘。补锅的艺人行踪不定,生意不可预定,食宿不可按时,一天之内,饿着肚子,走遍三村四乡,做不成一两桩生意的情况时有发生,补锅的艺人必须通过走村串乡才能揽到修补的活儿。艺人只有在起炉时才能坐下来,在屋檐下,大路旁,人家的堂屋里,一切可以架炉子摆风箱的地方都可以进行镥锅。扯炉的盯着炉子,一个劲儿把风箱拉得呼呼响,“补锅的徒弟,扯炉的师傅”,意思是说风箱拉得好,补锅师傅才做得顺手。

  补锅匠讲究“不起炉不吃饭”,同行之间不抢生意,一旦相遇,后到的自动走开,如果是合伙做生意,就要平分收入。这些都是行内默认的规矩。

  据县志、乡志记载及补锅匠的讲述,民国二十七年,贺天申、胡克喜、贺朱仔、刘顺连等人经湖南省政府核准备案,在长沙成立“湖南省镥锅业职业工会”,向从业者发放铜制牌照,作为补锅匠入会及准予营业的依据,对无牌照者则予以取缔营业资格的处罚。

  民国三十年,刘顺连、刘乾三、彭雪元、谭连生等人在首团刘家祠成立“茶陵镥锅业同业工会”,重订章程,另铸铜牌招纳会员入会,希望通过工会团体的力量确保自身利益和安全。这个工会后来因为派系斗争于民国三十五年自行解散。

  一、 补锅所需的材料

  铁砧、铁、铁锤、钢、风箱、煤或者木炭、稀泥。

  二、 补锅工艺

  补锅有冷补、热补两大技术体系。

  用一种特制的金属长条塞进孔隙,然后在两端敲打,把孔隙填实,再敲打至紧密、牢固、平整,这是冷补。

  在衡南走村串乡的补锅匠大多采用的是热补技术,补锅所用的材料是铁水,有一个熔铁成水,再用铁水把孔隙补实,把铁块与铁块熔接在一起的过程。

  按锅的品种来决定工程的不同,例如,有专门补铁锅的,补搪瓷器皿的,补铝锅水壶的,技术、火候各不相同。补锅匠拉扯风箱使火炉的温度提高到极点从而使铁块熔化、用竹筒固定要补的东西,用稀泥糊镥疤,这样才使被补的炊具完好如初,从而可以重新使用。

  三、 补锅的传承状况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式环保节能的炊具开始广泛进入家庭,传统的铁制炊具用品已不再被老百姓青睐,逐渐不再使用,补锅匠也就跟着渐渐失去行业市场,淡出人们的生活。补锅技艺濒临失传。

  5、传统手工技艺——川口斗笠(罗诗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朝诗人张志和写罢《渔歌子》后,辞官归隐,隐退山水间,后因酒后表演水上游戏,不慎溺水而逝。年少时,读张志和《渔歌子》,总被江南美景所迷醉,艳羡渔夫悠闲自得的乡村生活,甚或仰慕张志和戴着“青箬笠”垂钓斜风细雨的诗意人生。最具侠客禅味的诗句则是唐朝诗人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纷飞大雪中,戴着斗笠去垂钓,岂不是江湖中深藏不露的侠客?诗中的“箬笠”就是斗笠。“楚谓竹皮曰箬”(《说文》),即以竹皮编织的斗笠。

  对于诗歌的热爱以及对诗人的崇拜,或许来自于我们所拥有的共同意象——“笠”。在衡南乡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斗笠。在劳作中,农夫们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头上,成为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器具。斗笠,这种古老的挡雨遮阳器具,用竹篾、粽叶为原料,编织而成,有尖尖的顶。讲究的以竹青细篾加藤片扎顶滚边,竹叶夹一层油纸或者荷叶,笠面再涂上桐油。斗笠“或大或小,皆顶隆而口圆,可芘雨蔽日,以为蓑之配也”(《国语》)。古诗文中,故常蓑笠并用,“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唐?储光羲《牧童词》)。在歌曲《万泉河水》中,斗笠成为军民鱼水情的象征,“万泉河水清又清 ,我编斗笠送红军 ,军爱民来民拥军 ,军民团结一家亲 ,军民团结一家亲!”

  川口镇乃衡南竹篾之乡,竹编工艺历史悠久,素有“户户闻破竹,人人忙编织”之雅称。竹篾编制源于生产劳动器具的需要,川口竹篾器具,外形朴实,实用性强,有斗笠、篓子、簸箕、箢箕、箩筐、提篮、猪笼、鱼篓等家庭生产用具数十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许多生活器具已从农家生活中隐退,开始走上工艺化和产业化生产道路。如斗笠、凉席、竹帘、花篮、以及竹编装饰品。而川口斗笠以其新颖、美观、时尚、防晒、透气、隔热、防雨、耐用等功能,加上顶戴舒适,防风稳固,美观大方,帽型非常适合农民朋友的习惯消费观念,它不仅是遮阳挡雨的劳动保护工具,更是时尚女性和钓鱼玩家的个性遮阳帽,还可做为舞台道具及家庭、饭店赏心悦目的挂件饰品,现已成为倍受世人欢迎的竹篾工艺品。

  6、传统手工技艺——弹棉花

  “弹棉郎,弹棉郎,身背弹弓走四方。”随着弹匠手起锤落,咚咚啴啴的韵律敲响了乡村的寂寞。在记忆深处,这铿锵有韵的声响已化作古典乐曲,在魂魄中萦绕。曾经的弹匠似乎是浪迹天涯的流浪歌手,成为记忆中最美的风景。一个暖和的冬日,在宝盖楼偶遇弹棉郎刘发元。他轻缓地叙说着弹棉花的往事,声音飘逸柔软,像阳光下纷飞的棉絮。

  廖发元,1967年生,江口镇金唐村人。13岁时,被父母送去学弹棉花,师傅是堂兄。弹棉花一般是上半年的正、二、三月,下半年的岁末年尾。这个时候,庄稼人在忙完田野山头的活之后,开始考虑为即将出嫁的女儿弹一床厚厚的絮被,或者家中人丁增多需要增加一床棉被御寒,或者旧的絮被需要翻新。于是,弹棉匠就开始担着全套家当:大木弓、木棰、磨盘等,开始吃百家饭睡百家床,为乡村演绎铿锵的弹棉曲。

  弹棉花有三道工序,第一道是弹花。弹时,用木棰频频击弦,使门板上的棉花渐趋疏松。冬日的阳光透过天井或者明瓦,斜斜地射入昏暗的大厅屋,光柱中飞舞的是轻盈的棉絮,如雪似发,翩跹起舞, 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茶木槌下,跳动的是咚咚啴啴伴舞音符音符,似乎是关西大汉弹铜琵琶',或许是嵇康最后的绝唱。这套工序是最苦的,背上的弹弓,手中的木槌,张弛有序,缓急有章,方能弹出最松软、最暖和的棉絮。三个小时下来,弹棉郎早就累得汗水涟涟。

  第二道工序为张纱。先架一座纺车,把红色的纱、白色的纱线纺成纱团。然后将纱横横横竖竖地铺扯在棉絮之上,构成一个网状经纬。接着是翻转过来继续轻弹浅唱,像演奏的二泉,低沉清脆,仿若山泉在石上潺潺地流。这道的工序讲究的是心细如发,心温如柳。弹不好就会鼓胀崩裂,弹好后,开始在上面覆纱线,织上姓名或者喜字。

  第三道工序乃是磨压棉胎。整个的一床被子被纵横交错的纱线包裹成大棉胎,像个发酵的包子。此刻,拿出木制大磨盘来回碾压,甚或站在磨盘上往返挪移,直至将那蓬松的棉胎压成瘦瘦的面片。此刻,大工告成。主人拿出好酒好茶,如果是嫁女的被子,还需赏赐红包一个。

  “弹棉花啊弹棉花,弹棉花哎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弹得姑娘去嫁人,弹得小伙快成家……”这首流传已久的民谣,还停留在老艺人们温暖的记忆中,可是弹棉花的手艺却渐行渐远了。廖师傅早些年虽收了几个徒弟,但都没有继承他的手艺。廖师傅不无担忧地说,工业化大生产使得传统的弹棉花手艺受到冷落,生意冷清,收入低廉,加之弹棉花是个体力活,灰尘多,年轻人几乎没人愿意学。

  “弹棉花哦!弹棉花——哦!”或许要不了多久,我们将再也听不到这样绵厚深沉的吆喝了。弹棉郎,那些制作温暖的民间匠人,随着青丝堆成白雪,这些棉絮般温暖的故事将在泛黄的时空中消散。

  7、传统手工技艺——弹棉花

  弹棉花,又称“弹棉”、“弹棉絮”、“弹花”,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历史悠久。我国在元代即有此业,元代王桢《农书?农器?纩絮门》记载:“当时弹棉用木棉弹弓,用竹制成,四尺左右长;两头拿绳弦绷紧,用县弓来弹皮棉。” 弹棉,实际上指的是弹棉胎,棉花去籽以后,再用弦弓来弹。“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这首歌谣是对弹棉花工匠们工作状况最为形象的描述。

  一 弹棉花工具

  有大木弓,用牛筋为弦;还有木棰、铲头,磨盘等。

  二 弹棉工艺流程

  1、弹棉:用木棰频频击弦,敲弓的时候要花大力气,使板上棉花渐趋疏松。弹棉花的弓,根据个人的习惯可长可短,通过用榔头敲击弓上的弦,来沾取棉花,把棉花拼成形,我们所听到的弹棉花的标志性声响就是由它们发出来的。

  2、拼:将弹好的棉絮使之成形。

  3、上线:“上线”则是细致的工作,由两人将棉絮的两面用纱纵横布成网状,以固定棉絮。按民俗,所用的纱,一般都用白色。但用作嫁妆的棉絮必须以红绿两色纱,以示吉利。

  4、压磨:纱布好后,用木制圆盘压磨,使之平贴,坚实、牢固。经过多次的压、磨,一整套工序下来,一条暖暖的棉被就在手艺人的手中才算完成。从弹、拼、拉线、磨平,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难,也挺费时间。

  三 弹棉花的传承状况

  从上世纪末起,弹棉花就已经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家里盖的不再是棉絮棉胎,取而代之的是色彩斑斓、各种各样晴纶被、九孔被、鸭绒被、蚕丝被,使用方便简单又暖和。弹棉花的手艺也被机械化操作所代替,因此,弹棉花的艺人越来越少。另外,年轻人觉得弹棉花的活儿有扬尘、脏、工价又低,所以都不愿从事这种传统手工技艺。

  8、传统手工技艺——茅洞桥豆腐(蒋南)

  茅洞桥豆腐出奇的鲜,出奇的嫩,出奇的香,清淡而不失高雅。茅洞桥人办酒席或招待客人,主人总是忘不了弄一碗香喷喷的豆腐来。若是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作几筛像模像样的豆腐,节前吃到节后,年尾吃到年头。至于平常日子,就有那些挑着豆腐卖的人走村串户的吆喝“卖豆腐啰!”大家听到吆喝声,都围拢过来买些豆腐,你两斤,我三斤。有用现钱买的,也有拿山黄豆来换的。一担豆腐挑出去不到两里路就卖完了。

  “做豆腐熬糖,充不得老行。”茅洞桥人做豆腐,一直沿袭传统的制作工艺,很有讲究。首先是选豆,拿自家山上种的山黄豆,去除杂质,精选上好的豆子作原料。用石磨将豆子瞌开成一粒两瓣,称作撒豆。撒豆要有技巧,将石磨的中心轴用木片垫到恰当的高度,豆瓣就不会碎。把撒好的豆放在簸箕里,用手不停的颠动簸箕,豆瓣和豆壳自然就会分道扬镳了。豆瓣留在簸箕里,豆壳溜到了地上,这就是去壳。把去好壳的豆瓣盛在盆子里,用清泉水浸泡约四个小时,便是浸豆。再将浸好的豆瓣用饭瓢一小瓢一小瓢的喂到石磨里去磨,磨得越细越好,叫作磨豆浆。接着就要汆浆,即把磨好的豆浆倒入铁锅里,加水加温充分汆透。汆好了豆浆得马上榨浆,在王桶(直径1米左右的大木桶)上架上“H”形的木架,用经纬很密的棉纱布袋装着豆浆放在木架上,用手一边摇晃一边搓揉,直至把豆浆全部榨出来。豆浆榨完了,又重新回到铁锅里烧浆。这时得特别注意火候,太烧过了就会烧成黑糊糊。边烧浆的时候,得一边将事先煨熟的石膏捣成粉末,按一定的比例把石膏粉末放入王桶里与小部分预留下来的生豆浆和匀。把握石膏粉末的比例可是一个关键,少了,制不成豆腐;多了,豆腐就不鲜嫩。熟练的茅洞桥人用调羹作量具,却能准确无误的把握好石膏的用量。豆浆一烧开,就立即倒入和好石膏粉末的王桶里,再盖上盖子。捂八、十分钟的样子,用竹筷往王桶里一插,竹筷若是斜倒着,还得继续捂几分钟。竹筷若是直立且不粘豆浆,豆腐的雏形就形成了。这种雏形的豆腐叫做豆腐脑,洁白如雪,鲜嫩欲流。你若是遇上人家刚制成豆腐脑,算是你有口福了。热情好客的茅洞桥人会用大碗挖一碗豆腐脑请你品尝。你会觉得这豆腐脑鲜嫩无比,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将豆腐脑舀进豆腐箱子里,用包袱折叠包好,盖上豆腐箱盖板,压上石块,慢慢将豆腐脑的水分榨出来,这就是榨豆腐。榨豆腐还有诀窍呢,如果榨得太干或太湿,都会影响豆腐的质量。榨出来的豆腐叫水豆腐,软如棉,白如玉。

  白玉板似的水豆腐是茅洞桥豆腐的母体豆腐,在水豆腐的基础上,心灵手巧的茅洞桥人再操弄一番,便可生产出一系列茅洞桥豆腐来。将水豆腐划成小方块,用茶油或是精菜油炸到一定程度,便是又鲜又嫩又香的油炸豆腐,空心的叫泡豆腐,实心的叫锭豆腐。茅洞桥锭豆腐金黄油亮,质嫩鲜香,既保持了水豆腐的柔爽,又兼顾了泡豆腐的酥脆,常吃不腻,常吃常鲜。如果再在泡豆腐里灌进肉馅,就成了茅洞桥酿豆腐。水豆腐、猪血和肥猪肉丁和匀做成丸子,用柴火熏烟烘干,就是茅洞桥豆腐猪血丸子。还有茅洞桥豆腐香干、豆腐捆鸡、豆腐丝子、豆腐皮和豆腐乳。茅洞桥人把豆腐做成了美食,做成了品牌。如今,在衡阳城里,茅洞桥豆腐已是家喻户晓了。

  9、传统手工技艺——糯米卷

  糯米卷是衡南冠市镇的名小吃,有着上百年历史。制作糯米卷可分为七个程序:

  1、先提前将花生浸泡几小时,后将花生与糯米加水煮成饭;

  2、趁煮糯米饭的时间开始揉面,面粉加入少量糖,温水将酵母融化倒入面粉中,并加入温水。将面粉揉成团,揉到盆中没有干粉手上也没有粘粉。就可以搁一旁发酵了。刚揉好的面团,最好在面团表面拍一点水,这样面能发得润一点。

  3、面团发至1.5或2倍大。再把发好的面团中加入少量面粉继续揉,把面团中的空气揉走;4、煮好的糯米饭加入花生油、酱油、盐、胡椒粉、味精,搅拌好,闻到浓浓的糯米饭味;

  5、把面团分成等分,把分好的面团用擀面杖擀平成长方块,放上糯米饭包裹卷成长条。

  6、糯米长条醒20分钟再冷水上锅蒸15钟,熄火5分钟再开盖。

  7、把蒸好了的、白白胖胖的糯米长条,切成一个个的小卷,美味可口的糯米卷就做好了。

  10、传统手工技艺——冠市三星楼米粉

  传说:清代学者任职湖南期间,遍访民间,收集野史奇闻。途径冠市(原称罐子街)时,乡民隆重接待。当吃到可口的早餐后,盛赞:米粉美味!因这家店家名曰“三星楼”,故称“三星楼米粉”。

  制作:用上等早熟粳米,水浸半日,略有馊味后,用石磨磨成米糊,用带孔的半封闭容器挤榨成细条,入滚水中煮熟(约几分钟),捞上入凉水中存放,即可随时烹饪食用。

  烹调:

  (1)佐料准备:新鲜瘦肉,绿叶蔬菜,鸡蛋或者蛋片,生姜,食用油,酱油等

  (2)配煮馅料:将上述佐料调煮成菜肴和例汤备用

  (3)调配食用:用滚水将凉水中存放的米粉焯热,放入碗中,加盖上菜肴和例汤,即可食用。

  “三星楼米粉”在八十年代盛名衡阳,特别是东乡,百姓家里每逢喜事均要请“三星楼”师傅准备米粉。现在已经失传,主要原因是优质的杂交稻米,缺少粘性,难以让米糊遇热凝结稳定。“农垦58”的水稻品种在民间淘汰以后,“三星楼米粉”工艺无法完成。三星楼米粉传承人现在冠市街菜市场口卖普通衡阳米粉。

  11、传统手工技艺——魔芋豆腐

  魔芋豆腐是遍及衡南乡野的特产,历史悠久,物美价廉,是普通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绿色保健食品。魔芋豆腐的制作方法很简单。

  1.魔芋片和大米浸在水中,浸时多换水清除残毒,待发胀后,再用石磨磨成浆,放入锅内煮熟(芋片膨胀系数为20~30倍,所以煮时锅内应放足水),即成魔芋豆腐。

  2.芋浆在锅中加热时,应用木棍不断搅拌,待完全煮熟,即铲起放入簸箕摊晾,摊晾厚度不超过2.5~3厘米。

  3.摊晾后,用刀切成块状,置水中浸泡数天,并常换水,待水没有怪味时,即可食用。

  魔芋豆腐具有多种食疗功效,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魔芋豆腐”作为新型保健食品,既可单独烹食,亦可佐其它菜肴共食,味道清爽可口。《本草纲目》等记载:魔芋性寒、味平,其生物碱有毒,入药可消肿去毒,民间常用以治疗毒蛇咬伤,无名肿痛,颈淋巴结核、烫伤等。作为食疗食品其葡萄糖甘露聚糖在胃中不易被分解消化,而在肠道中被消化,促进肠系酶类的分泌与活化,将多余的脂肪及有害物质清除体外,对肥胖症、糖尿病、高胆固醇、习惯性便秘、痔疮、胃病、食道癌、肺癌以及因纤维摄取量 太低而引起的肠癌等有较好的疗效。能治疗心血管病,糖尿病、乳痛、高烧、丹毒、有健脾胃去风寒、利尿和护肤美发等作用。魔芋具有医治疟疾、闭经、疔疮丹毒、烫伤和降血压、降脂、开胃、防癌等功效。

  12、传统手工技艺——麦牙糖

  “远方的风车,远距离诉说/那幸福在深秋,满满的被收割/老仓库的角落/我们数着一麻袋的爱跟快乐/初恋的颜色/我牵着你的手经过种麦芽糖的山坡/香浓的诱惑,你脸颊微热/吐气在我的耳朵/摘下麦芽糖熟透,我醒来还笑着……”周杰伦的《麦芽糖》唱出了忧伤而甜蜜的爱情。麦芽糖曾滋养过多少艰辛的岁月,被多少人饥饿的童年细心地珍藏着。

  麦芽糖其主要制作方法是:

  1.选料。选择干燥、纯净、无杂质的稻谷、糯米、以及无霉烂变质的红薯作原料。稻谷与其他原料的配比为1:10,即1千克稻谷配以10千克糯米以及红薯等。红薯需粉碎成豆渣状,但不能粉碎成粉状。

  2.育芽。将稻谷粒洗净,放入木桶或瓦缸内,加水浸泡。浸泡的水,夏天用冷却水,冬天用温水。将稻粒浸泡24小时后捞出,放入箩筐内,每天用温水淋芽两三次,水温不要超过30℃。经过3天—4天后,待稻粒长出二叶包心时,将其切成碎段,且越碎越好。

  3.蒸煮。将糯米洗净,在水中浸泡4小时—6小时,待吸水膨胀后,捞起沥干,置于大饭锅或 蒸笼内,以100℃蒸至糯米无硬心时,取出铺摊于竹席上,晾凉至40℃—50℃。

  4.发酵。将晾凉的糯米,拌入已切碎的稻谷芽,发酵5小时—6小时,再装入布袋内,扎牢袋口。

  5.压榨。将布袋置于压榨机或土制榨汁机上,榨出汁液,即为麦芽糖。

  6.浓缩。炸出的汁液经过加热熬煮,便可浓缩成一定的浓度,当水分小于18%的时候可在阴凉干燥处保存1年以上。水分小于15%可以在阴凉干燥处保存若干时间。

  麦芽糖属双糖类,白色针状结晶,易溶于水。味甜但不及蔗糖,有健脾胃、润肺止咳的功效,是老少皆宜的食品。它的金黄光泽、富黏性、软滑是它受欢迎的因由。麦芽糖古时称为饴,《说文解字》:“饴米糪煎也”。

  13、传统手工技艺——豆饼

  豆饼,是用米粉、芝麻和黄豆做成的油炸食品。金元好问《野谷道中怀昭禅师》诗云:“汤翻豆饼银丝滑,油点茶心雪蘂香。”可见,豆饼历史悠久。

  候丽霞,宝盖镇车陂村人,自幼跟随母亲学做豆饼。在宝盖福泉街偶遇买豆饼的侯师傅时,我们买了一大袋豆饼,咬一口,浓浓的豆香味浸透肺腑。

  豆饼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先把大米用石磨磨碎,变成白白的米粉,加水、盐、芝麻、黄豆搅拌成浆糊,再用铁勺将米浆舀入热油锅中,炸1分钟即可出锅。出锅的豆饼金黄透亮、镶嵌着粒粒黄豆和黑芝麻,秀色可餐。咬一口,咸香酥脆,唇齿含香。豆饼制作的关键是原材料的选择。衡南本土出产的优质大米、大豆、芝麻与茶油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在油锅油炸豆饼,那是纯粹的手艺活了,全靠平日的经验累积。豆饼5毛钱一个,可谓物美价廉、营养丰富,是传统的美食佳品。

  14、传统手工技艺——橙子糖

  橙子糖是衡南土特产之一,它是选用柚皮,去掉果肉,只取柚皮,它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将柚皮晒干后,用清水长时间浸泡,这是为了除去鲜柚皮中的苦味。然后再去掉表面的一层柚青,把剩余的部分切成薄片。然后再用麦芽大米混合发酵而成的液体(这就是麦芽糖了),经过秘传的方法腌制,要腌制好几天后方能做成风味独绝的橙子糖。

  橙子糖的制作工艺流程为:

  1、选料与清洗——选择外皮完好、无污染、新鲜的柚子(用流动水充分洗刷柚子皮,要求干净无杂质)。

  2、磨皮——用滚动式磨皮机,将整个柚子放人机中,边磨皮边冲水,约三分钟后取出。

  3、切片——将磨好的柚子用刀剥皮并将柚皮切成1.5CMx0.5CMx4CM规格小条。

  4、浸泡——将切好的柚皮条放入5%的冷盐水中,浸泡约6小时,然后用清水漂洗至无苦涩味,沥干待用。

  5、糖渍———先将黄精、首乌各1公斤和枸杞2.5公斤,分别各加水50公斤,二者沸1.5小时后过滤、合并滤液待用;再向首乌滤液和枸杞滤液加1公斤浓缩山楂汁、用果葡糖浆配成50%糖液,然后放人切好的柚皮条。柚皮具很好的吸附性,能吸尽所配的糖液。

  6、蒸熟——将吸糖后的柚皮放入蒸笼锅中蒸40分钟。

  7、烘干——蒸好的柚皮放入带鼓风的烘箱中烘干,温度控制在70℃左右,6小时。有条件最好采用微波炉或远红外烘干法,可缩短烘干时间。

  8、二次浸糖——蒸熟——烘干烘共两次,干温度50℃时时间需长达8小时以上,要求含水量低于22%,不粘片,不焦糊。一般需糖渍一烘干二次品质才佳。

  橙子糖色泽金黄,组织状态均匀,软硬适中,半透明,厚薄均匀,整齐,无粘连。有柚子的特殊芳香味,入口软滑,细腻无渣,甜而不腻。还有健胃消滞的功效,也有消炎、抗肿瘤的作用、柚皮还含有较多的纤维和果胶,经加工处理可帮助人们的消化,起到预防便秘、肠癌、肥胖的作用。所以麦芽橙子糖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功能的小食品。

  15、传统手工技艺——爆米花(罗诗斌)

  清代学者赵翼在《檐曝杂记》记收有一首《爆孛娄诗》:“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晓来妆饰诸儿子,数片梅花插鬓斜。”诗中的“爆孛娄”就是“爆米花”,诗写得很美,而且洋溢着生活的情趣。新春来临之际宋人用爆米花来卜知一年的吉凶,姑娘们则以此卜问自己的终身大事。宋人把饮食加入文化使之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衡南人称爆米花为“打咚米”。

  冬日的冠市老街,刘长林老人坐在街角打爆米花,转动的烤炉在火炉上吱吱作响,阳光穿过古老的屋角,打在老人脸上,褐色老年斑爬满了脸颊,像部怀旧老电影。刘长林,今年54岁,十来岁就跟在父亲后头走村串巷“打咚米”,一次外场意外受伤,加之常年累月生活在爆米花的轰响之中,听力几乎丧失。如今,他农忙完会外出修马路,如果实在有空暇,才带着工具上街爆米花。村寨中的娃娃们听到“轰”的一声爆响后,都会缠着爷爷奶奶从家中弄一勺子米爆一罐米花,解解馋。爆一罐子米花需要大米(或者玉米、大豆)7两左右,加几颗糖精,8分钟即可烤熟,手工费也不过3元。

  加工爆米花的工艺并不是很复杂,先将大米置于转炉式铁罐中加热,大米在转动的铁罐中均匀受热,受到高温高压烘烤,米粒先是在高压下变软,米粒内的大部分水分变成水蒸气。由于温度较高,水蒸气的压强是很大的,使已变软的米粒膨胀。经过大约8分钟的高温高压“锻炼”,爆米花可以从“炼丹炉”中诞生了。刘师傅一脚踩在罐身上,把罐口塞进竹笼子里,打开“炼丹炉”盖子,“砰”的一声巨响,水汽在竹笼子中蒸腾,袅绕不绝,米香四溢。捂住耳朵担惊受怕的小孩子在一声巨响之后,很快缓过神来,立马伸手抓一掌白白胖胖的爆米花,大口嚼起来,香甜可口,乡村从弥漫着爆米花的清香中苏醒过来。

  但由于罐子中含有铅,在高压加热时,烤罐中内的铅有一定量会熔化,一部分铅就会变成蒸汽和铅烟,更容易吸附疏松的米花上,所以现在开始使用不锈钢转罐了。爆米花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物美价廉的民间小吃,但由于利润太低,又很辛苦,目前无人愿意走村串户去忙乎了,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16、传统手工技艺——红薯片子

  红薯产自衡南广袤的红土地,血色的土壤培育它甘甜的味道。自唐以来,聪慧的衡南农家女将丰收的红薯加工成薯片。在田野上、薄雾中刮红薯片子是一道初冬的风景。春节里、在火炉旁吃红薯片子是一种甜美的享受。红薯曾陪伴我们的先辈走过艰难的岁月,现在,它带给我们回忆,带给我们对勤劳的母亲们最动情的思念。

  17、传统手工技艺——岐山大礼肉

  岐山大礼肉始于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大病,被岐山仁瑞寺的田静长老揭皇榜治愈。慈禧大悦,命两江总督、太子太保曾国荃护送镇寺国宝来到岐山。乡民设宴款待,席间有一道猪肘子,色泽鲜亮,奇香扑鼻,曾国荃非常爱吃,临走恋恋不舍地问,能不能带一份回家,乡民十分高兴,用棕竹叶捆扎一份相赠,曾国荃说:这是岐山最盛大的厚礼!

  18、传统手工技艺——栗江豆油

  栗江镇豆油始于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行至湘江河岸,听说大禹治水曾栖息在栗江的湉洲,便弃舟登岸,过桥赏湉洲风光。当晚在农家就餐,吃到了味美难忘的豆油,赐名万岁桥豆油。2008年,来观看奥运会的外国朋友们品尝到了中国农家手工制作的调味品——万岁桥豆油。

  19、传统手工技艺——浓于水更轻于云(诗话酃酒史)胡朝阳

  溪山雨后湘烟起,/杨柳愁煞鹭鸥喜。/棹歌一声天地绿,/回首浯溪已十里。相传清代诗人魏源闻衡阳酒香,急急从浯溪楫舟而来,“棹歌一声天地绿”,一篙撑开了湖湘大地青翠的山水,撑开一座古老历史城门——衡阳,载我们进入由一斛美酒酿造的湖湘史册。。。

  衡阳古城源于一斛美酒,这斛美酒则源于一座小山——清泉山。清泉山海拔158米,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清朝衡州令江洵曾为她写下耐人寻味的名句:好山初识面,/乘暇一来过。/精舍依岩小,/寒松傍岭多。/云阴长不散,/泉味近如何?/定有山灵笑,/尘心负薜萝。这座位于衡阳城东17公里处的小小山峰确有山灵,引来天光雨露的钟情,终年云缠雾绕,绿雨徘徊,氤氲的云水化作上百条清泉潺潺涌动,流向5公里以外的低洼地,汇聚成清碧天作色、浸玉渌为质的万顷湖泊--酃湖。

  早在西汉时期,酃湖水便吸引大量的先民迁徙而来,十里百里、百姓千家集居于湖畔,耕田、放鱼,繁衍生息。因人气兴旺、市场具有一定规模而受到汉高祖关注,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酃县县治。山肥水美,丰衣足食。聪慧、勤劳的酃县先民用吃不完的稻米、取不尽的酃湖水酿酒,始名“酃酒”。担得湖中水/洗得屋中罐/蒸饭做酒浆/酒香满室沾/美酒饮且醉/日子清且闲/送酒与兄弟/兄弟年寿增/授酒与女子/子孙节节生/赠酒与朋友/朋友福禄添/敬酒与父母/孝悌代代传/上酒贡天子/天子万万年。这首自西汉流传下来的酃酒谣,再现了先民愉快的劳动生活场景与和谐美满的精神追求。至今在衡州大地,仍然有山野老人常常持酒杯而歌此谣。

  清泉山里出泉清,/万顷酃湖逗一泓。/酃渌见珍张载赋,/原来缩酒贡南荆(清。朱佩连《酃渌酒吟》)。三国时期,司马炎征战南北,旗插衡阳,第一件事就是渴饮传说中的酃酒。至公元280年,已经成为西晋开国皇帝的司马炎在举行开国大典之际,把甘美的酃酒带进太庙,祭祀祖先,犒劳功臣。宣酃酒为天下第一酒,鼓励酃县百姓多多酿造,以饷将士。西晋时期,衡阳酿酒业大兴,环湖一带十里长市酒旗晃晃,酒香浓浓,醉倒云山。公元290年,西晋文学家张载为酃酒作赋:备味滋和,体色醇清。宣神御志,导气养形,遣忧消愁,适性顺情(《酃酒赋》)。不久,距酃县不远的渌水河畔,有一个叫豫章的地方也出了一种美酒——“渌酒”,人们把两大美酒统称为“酃渌酒”。大文豪左思曾写下名句“飞轻觞,而酌酃渌”(见《三都赋》)。从此,“酃渌”二字成为天下美酒的泛称辑入《辞海》。

  衡阳从此商市繁荣,物埠民丰,几朝几代,山水流金。历代名人雅士与酃酒结缘,留下千古佳话奇文。魏太武帝拓跋焘征战过衡阳,将大批酃酒带往北方,南国美酒的奇香令将士们销魂、拼命杀敌。唐朝李白得明皇御赐酃酒,酣饮写就: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字字含酒香,滴滴吐醉气,尔后高歌赞叹:普天之下,最美莫过酃酒耳。宋代苏东坡家里来了朋友,还带来一条鱼,要煮鱼下酒,东坡匆匆问老妻可有酒乎,苏夫人曰:我有酃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随即取来。雨前方恨湘水平,/雨后又嫌湘水奔。/浓于酒更碧于云,/熨不能平剪不分。/水复山重行未尽,/压来七十二峰影。/篙篙打碎碧玉屏,/家家汲得桃花井。怨不得魏源先生如此急切地赶往衡阳,原来有知己酒友在等待,原来是山水美酒在召唤。

  至清代,衡州酒业更为兴盛,以至舀干酃湖水,衡阳人转而以澄碧的湘江水酿酒,作坊沿江岸铺开,浩浩荡荡200余家,每年产酒4万余担。上至清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知酃酒美,个个都想喝一盅,“青草桥头酒百家”成为当时衡阳酒业发达、城市繁华的真实写照,成为后人茶余酒后无限怀想的衡阳八景之一。新中国、新世纪,湖南酃酒酒业有限公司以湖湘人血脉中的诗情和豪放的气势,继承两千多年酿酒大统,博采中国各地黄酒之特长,以现代科技研制再造、开发创新,把酃酒打造成新世纪的品牌,新的酃酒色如湘水之澄碧,味如湘云之轻蒙,更焕发出湖湘山水之神韵与魅力!近水山例青,/湘山青独活。/无云翠蒙蒙,/烟林尽如泼。/遥青一峰显,/近青一峰灭。眼底青甫过,/意中青欲勃(魏源《醉湘江》)。这是何等令人心醉的湖湘山水长卷,在这轴长卷之间酿造美酒,续写新的历史,品味美酒,享受新的人生,酒味当知如何?人生又知如何?

  20、传统手工技艺——酃酒

  酃酒始于汉代,距今2100多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名酒,古代十大贡酒之一。最初以流自酃湖的泉溪镇清泉山泉水酿造。《后汉书》《水经注》、《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籍中均有记载。唐太宗李世民赞酃酒“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大文豪左思写下名句“飞轻觞,而酌酃渌”。“酃渌”二字成为天下美酒的泛称辑入了《辞海》。历史名人的酃酒诗篇浩如烟海,灿烂的酃酒文化哺育了中华文化主流——湖湘文化。解放后第四代传人:蒋将 蒋南

  2

  21、传统手工技艺——冠市红豆腐(罗诗斌)

  清朝乾隆年间,著名学者阮元任职湖南,遍访民情,收集史料,途经冠市街时,乡民将豆腐染成红色招待他,阮元任吃后连连称赞,问其详。乡民答曰:“朝廷大官降临乡野之地,乃是喜事。我等特将豆腐染成红色,以示庆贺。”遂流传至今。

  冠市红豆腐的制作工艺并不很复杂,先精选本地大豆,并将其充分清洗、浸泡4至6小时,用石磨加井水磨碎成生豆浆,滤渣后加热至100摄氏度,保持3-4分钟后停止加热,待豆浆冷却到不烫手时,加入少许石膏水,凝固成糊状物——豆腐脑,再用小纱布将约100克左右的豆腐脑包兜成方形,沥干水后,再次将包裹好的豆腐脑压干水分凝结成块,最后将其放入调好的五香粉、植物染料和盐混合成的沸水中,煮数分钟后捞出,摆放于竹篮中晾干,即成红豆腐。

  冠市红豆腐制作工艺听起来简单,和别的地方制作工艺并无二异,但冠市红豆腐入选2006年湖湘文化节评选的衡阳十六大名菜,还是有其独特之处的。首先,关键在于水。冠市红豆腐作坊,用自家深井甘冽的泉水。水之外,就是原材料黄豆。衡南自古盛产“八月黄”,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在田埂上、山坡上种植黄豆,每到夏末就可以收获金灿灿的黄豆,而且都会留出黄豆做豆腐。优质的原材料,自然做出优质的豆腐,冠市红豆腐质地滑爽柔嫩,甘甜可口。此外,冠市人做豆腐,向来采用煨熟的石膏点制豆腐,石膏是一味中药,且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功效。而其他地方采用的卤水石灰点豆腐,虽说凝固的速度很快,但豆腐过老,没有鲜嫩感,这也是冠市红豆腐的秘诀之一。当然,冠市红豆最关键的秘密武器乃是红色植物染料,是用枸杞、皂壳等天然植物熬制调和而成,对人身体无害。也正是充满喜庆味道的红豆腐,在豆腐家族中独具特色,美名远播的原因。

  冠市红豆腐的烹饪方法也是花样百出,别具一格。譬如红烧红豆腐,只待锅里油红,将一块块切成薄片的红豆腐铺在锅内,用优质耗油一淋,再放盐、辣椒、葱花等作料,即可出锅,鲜香可口;又如水煮,在烧开的骨头汤中,加入红豆腐,撒点葱花,做出的豆腐特别滑嫩,鲜艳欲滴,像娇艳欲滴的唇吻,有雅士戏称为“少女之吻”。

  22、传统手工技艺——相市烧饼(徐文伟)

  认识相市,是从相市烧饼开始的。

  记得少年时,一同学分给我一个烧饼,听他讲家中办喜事的开心话后,末了他还不忘骄傲地补上一句,这可是相市烧饼呢。

  在物质相当馈乏的年代,吃上一个特别的烧饼,自是难以忘怀。在我心里,那个烧饼至今仍是那么的大,大得让我填补了一个午餐的空白而回味无穷,也是那么的圆,圆过十五的月亮,让我心中竟有莫名的冲动和纯洁的想法,有朝一日我也去相市,也去买烧饼,也让亲朋好友们去好好品尝。

  最近,县里有关部门挖掘考究,相市烧饼的来源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呢。

  据《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载:“相公堡,在湖南衡阳东南耒水东岸,土人相传诸葛武侯督赋临蒸,移舟于此,故名。”临蒸就是现在的衡阳。在相公堡,三国时诸葛亮曾屯兵于此。期间,一卒长因违军规,被贬为伙夫后,常反复揉捏面团,并将小团投向于灶台以泄心中不满,不想熟而食之,士卒皆称味美。一夜,诸葛亮巡营,忽闻一阵浓香从伙房飘来,便循香而至,尝之甚觉味佳。诸葛亮大喜,密嘱伙房大量制作,并添馅加糖,用作干粮。我们知道,古人打仗时,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军法“百人为卒,五人为伍”, 每到一个地方,士兵都是按自己的编制“埋锅造饭” ,正所谓挖土为号,埋土为灶,但敌人可根据灶的数量推算出人数,于是古代也就有了增兵减灶和减兵增灶这一作战计谋。诸葛亮用烧饼当干粮,大大减少了军队埋锅造饭时间,又使敌方无法知晓用兵之多寡,起到用兵神速、迷惑敌方之神奇功效。

  还流传另一版本,说的是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屯兵于相公堡。一日,诸葛亮微服私访至街市,忽闻浓香扑鼻,便循香而至贺氏烧饼坊,买饼者众。悉其技世代相传,闻名乡里,尝之甚觉味美,诸葛亮大喜,密嘱大量烤制,用作士卒干粮,后蜀军在战事中屡战屡胜,烧饼功不可没。诸葛亮遂奏请蜀王刘备,亲赐“经世传承”匾,以褒贺氏功绩。

  至于相公堡烧饼,当时史料为何未有所记载,或是机密使然。现今终究是成千古之谜而无法考证了。

  嗣后,这一带的百姓集资建武侯祠于耒水之滨的相公堡,以示纪念。这“相公堡祠”,又称“丞相祠堂”,祠堂左右两边还有金碧辉煌的木制对联,右联曰: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左联曰: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如今的相市就是后人在相公堡开墟场建集市而取名。而相公堡傍依耒水处有相公滩,又有诸葛武侯留下的“相公堡相公滩相公坐船相公撑”的千古绝联。

  今“相公堡烧饼”,百姓好称“福饼”、“喜饼”,既可作主食,又可菜汤、煮面条泡饼,佐酒小食也妙味无穷。那秘而不宣的配方和特殊的烘烤方式,更使其风味独特,名声在外。诸君欲品味,请到相市来。

  23、传统手工技艺——寺门前烧饼(罗诗斌)

  唐高宗咸亨年间,僧人宝显法师云游至宝盖镇福全村,见此山水清秀,田畴广袤,河水清冽,遂结庐创建泸前寺。寺庙以烘烤烧饼救济穷苦百姓闻名遐迩。大历五年,国势衰微,民生凋敝。诗圣杜甫,沿耒水支流宝河流落至泸前寺,僧人拿烧饼款待杜甫。诗圣大快朵颐,香酥松脆,甜糯爽口,叹曰:“寺门前烧饼,饥馋长安客。”

  1966年,泸前寺毁于破四旧运动中,僧人或还俗或远走南岳,至今南岳大庙还存有泸前寺大钟一座,唯有寺门前烧饼在福全大地扎根下来。这个秋日黄昏,寺门前烧饼十八代传人廖金元向我们讲述了寺门前烧饼的前世今生。

  廖金元,1972年生于寺门前村。2009年,学习寺门前烧饼制作工艺,维持生计。虽说自幼闻着烧饼味长大,却从没有想过要从爷爷手中继承这项卖苦力低利润的手艺活。当年逾80的爷爷把那根有着500年历史擀面杖交给他时,他霍然觉得手中的任务如此的沉重,擀面杖上闪着锃亮橘黄的光芒,像汗珠,抑或是时光中累积的烧饼魂魄。春来冬往,千百次的揉搓烘烤,汗水中终于诞生了香酥可口的寺门前烧饼。为何寺门前烧饼能“香誉”海内外呢?廖金元师傅解说了寺门前烧饼的制作流程。

  第一道工序,和面。寺门前井水、宝盖有机茶油与最优质的面粉,是制作寺门前烧饼的必备条件。清冽的井水与嫩茶油按一定比例搅和好,慢慢掺入面粉中。经过反复揉搓1小时之后,面粉就变成了软面团,然后用塑料膜包裹好面团,置放室内“醒面”一至二小时(根据室温的不同)。等疲倦的面团“睡醒”之后,又需揉搓1个小时,待用手指按下,面团能立马弹起,就说明面团已具备韧性,方能放入发酵房自然发酵。

  第二道工序,发酵。揉搓好的面团,用塑料薄膜包好,放入发酵房发酵。根据室内温度不同,发酵2-4个小时不等。“发酵”就是让面团充分“休养”,养精蓄锐。

  第三道工序,开皮(又叫擀料)。将发酵好的面团再次揉搓,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面毯”。

  第四道工序,搓皮(又叫抹油)。在擀好的“面毯”上刷抹上少量的食用油,然后卷起搓成长条面团。

  第五道工序,出蒂子。将长条形面团用手揪成小个面团,再将小面团压成扁圆的小面片——饼丕。

  第六道工序,包馅。馅料为面粉和白糖调和好的稠粘糊糊,金黄金黄的。把一小撮馅料放在面片上包裹好,揉成小桃形,像小小的包子。

  第七道工序,擀饼。擀饼就是把包好馅料的“烧饼包子”,用擀面杖轻轻碾压成薄圆的烧饼。

  第八道工序,撒芝麻。把碾压成型的烧饼放在竹匾蓝中,洒上水,然后再撒芝麻,这样芝麻就牢牢地粘在烧饼上。

  第九道工序,烘焙。烘焙是烧饼制作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烘焙烧饼的烤炉是陶瓷大水缸制作的。生火的铁炭必须是上品,这样的火很旺而没有煤烟。先把炉壁烘热,然后,用手掌着水湿的烧饼,“啪”地一声贴在炉壁上。烘烤时,需控制好炉温和火候,这样才不会烧焦。

  第十道工序,出炉。一般烘烤二十分钟即可用铁勺取出,此刻的烧饼,热烫香软,冷却之后,就变得酥甜香脆了。

  他憨憨一笑:“秘诀无它,无非是用最好的原料、不偷工减料,舍得花更多的时间与烧饼‘恋爱’罢了。”朴素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种精工细作的“土办法”不正是我们正在丢失的商业道德与职业良心吗?金秋十月,诗魔洛夫先生品尝寺门前烧饼后,赞不绝口,说吃出了童年的味道,吃出了乡愁。目前,寺门前烧饼已成为衡南人民馈赠海内外宾朋的佳品,寺门前烧饼将迎来新的生机,香飘四海。

编辑:张扬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南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