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县城目标:“生态新城”、“湘江明珠”、“魅力云集”

来源:未知 作者:网站编辑 编辑:张扬 2013-12-30 02:25:14
—分享—

副标题:


    衡南新闻网1230日讯(记者 康廉泽)1229日,衡南县召开县城建设汇报会,回顾县城1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展望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县委书记曾祥月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友灼主持会议。

 

    20031225日,衡南县成功实现县治乔迁,一举结束了有县无城的历史,开启衡南发展的新纪元。十年来,我县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县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华丽升级。在美丽的湘江之滨,一座规划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的现代宜居新城正蓬勃崛起。

 

    >>今天的云集,是一座实力强劲之城。10年来,县城累计完成投资超过60亿元,中心城区面积达到了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万人,财政贡献每年超过3亿元,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县城已真正成为了县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成为了全县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今天的云集,是一座交通便捷之城。县城内,“四横五纵”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县城外,3国省道3条铁路、3条高速公路绕城而过,四通八达。特别是随着土谷塘航电枢纽、衡云干线、南岳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的即将建成,县城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更为凸显,云集正与衡阳市一道,历经“高速”、“高铁”之后,即将步入“高飞”时代。

 

    >>今天的云集,是一座生态宜居之城。美丽云集,湘江环抱,风光旖旎。河东、河西两大片区基本成形,绿化、亮化、净化和美化水平全面提升。霞客公园、洛夫广场、中心绿化轴、沿江风光带等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学校、医院、银行等配套日趋完善,商贸、服务、休闲等行业竞相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到云集安家落户。

 

    >>今天的云集,是一座产业兴旺之城。不可多得的机遇、得天独厚的位置,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使得云集成为了各界竞相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乐园、流金的洼地。云集工业园先后获批为湖南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园和省级工业集中区,得意电子、中科光电、大三湘油茶、汇景集团等150多家企业相继入驻。

 

    曾祥月指出,十年“迁城、建城、旺城”的历史,丰厚激越,多姿多彩。它告诉我们:办大事情须有大气魄,破大困局须下大决心,解大难题须用大手笔。它还告诉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勇于突破,才能打开局面;只有坚持精诚团结,凝心聚力,才能攻克难关;只有坚持改革创新,奋发进取,才能持续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才能赢得民心。这些精神和经验,是我们应该继承并继续传承下去的宝贵财富,历久弥新,弥足珍贵。

 

    曾祥月强调,我们这代人,站在前人肩头,责任更加重大。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奋勇前进,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加快县城建设,规范县城管理,搞好县城经营,把县城进一步做大、做美、做旺、做强。要按照“东扩、西进、南移、北联”的思路,推进扩城融城,做足区位优势文章;要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注重宜居宜商宜娱相结合,做足自然优势文章;要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商贸流通业和现代服务业,从根本上激活县城、做旺县城,做足交通优势文章。要力争到2030年实现县城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23万人的奋斗目标,真正把县城云集建设成为实力更强、活力更足、魅力更大、知名度美誉度更高的“生态新城”、“湘江明珠”。

 

    ——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这个“总思路”。加快富民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衡南百万父老的殷切企盼,也是实现“中国梦”衡南篇章的不懈追求。年来,在中央、省、市实施的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西南云大”都市经济圈建设等历史机遇面前,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明确了科学赶超发展、加快“三最”建设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深入实施强工富县、科教兴县、开放带动三大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等一系列战略思路。这些战略思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过去衡南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未来衡南科学发展的具体路径,我们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一以贯之地坚持好、执行好、落实好。

 

    ——要始终把握改革开放这个“总动力”。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衡南的发展和县城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每一次重大突破、每一个重大进步,都离不开解放思想,离不开改革开放。当前,我县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各种新情况接踵而来,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必须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我们要充分发挥衡南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县城建设为窗口,以园区建设为平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要始终紧扣改善民生这个“总任务”。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决定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我们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好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重大民生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全县人民。我们要以全人民的福祉为大,千方百计保持社会安定和谐,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倍加维护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衡南的长远发展与持续繁荣。

 

    ——要始终突出党的建设这个“总保障”。历史昭示我们,事业兴衰,关键在党。抓好党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当前,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以转变干部作风为主线,着力提高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着力提升各级党委引导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突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不断增强乡镇社会管理能力,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我们要以党风廉政建设为基石,坚持教育、监督、惩处并重,常吹“廉政风”,常敲“警示钟”,常念“紧箍咒”,常打“预防针”,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衡南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来源:未知

作者:网站编辑

编辑:张扬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南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