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
此前的一秒,还是健康阳光的鲜活,突遭不可预知的恐怖,残酷。伤亡一人已是不幸中的万幸。5点多正是老幼出入小区高峰期。如非大雨倾盆,很多人都躲在家里或办公室,后果难以想象。
险情屡现,违规非只一日,有的却是麻木甚至是冰冷:工地开工后,小区惟一的进出口和过道便出现裂痕和沉降,没有引发警觉。距事发近6个小时,景田街道办、福田区公安、安监等部门并未有人赶至现场,景田派出所民警也仅是于事发5小时后短暂现身。
据报道,在建工地由新世界地产负责建设,建成后将成为48层高的文博大厦。为满足稳定性,其“基础埋深”定然要求巨大。而确定“基础埋深”,必须通盘了解待建物周边建筑物的分布,结合待建地的地质、地下空间的利用和结构计算综合确定,包括有无地下水、地下水深度、是否对基础有腐蚀等等情形。
有理由怀疑,直径约6米、深约4层楼,如此凹陷的“地洞”与在建工地相关。据报道,在建工地与30层楼高的景洲大厦相邻不到4米。在如此狭仄的空间建设48层高的文博大厦,周边人群出入不便尚在其次,关键在于“基础埋深”的挖掘太难。深挖之后,由于成长空间“先天不足”,太过捉襟见肘,给周边地基埋下隐患的可能性太大。从勘察、设计到施工组织、监理验收,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核?每一环节是否都有科学的数字作支撑?把关环节有无缺失甚至失控?勘察、设计方与建设方、监管方有无“利益同盟”?
近年来,时闻深圳地段、路面突陷的消息,每一次都让公众心惊肉跳:2010年9月25日,龙岗区布吉深惠路桂芳园路段发生坍塌,一载重8吨左右的环卫垃圾车突陷;2011年7月6日,深惠路北行往惠州方向的深圳坪地六联路段发生塌陷;2012年4月24日,金运路南阳货仓附近路面突陷……除了财产损失,地陷还造成重大人员伤亡:2009年11月11日,深圳地铁三号线人民医院留医部、翠竹路施工现场附近发生小面积塌陷。时隔1天,三号线工地再次发生坍塌。据当年11月12日《广州日报》报道,深圳地铁工地十个月就死了13个人。
事关公共安全,事关财产和生命安危,这么多吓人的地面塌陷事故,必须引发高度警觉。虽然,不同地域、不同城市,此类事故原因有异,不是所有的事故全为“人祸”所致,不是所有的事故都直接指向失责失范的黑洞,不是所有的事故都暗合“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之比。然而,许多事故确与“人祸”紧密相关,发生之前、之中、之后,确有诸多乱象让人愤怒,一味上穷碧落下黄泉地问责大自然不可,相关部门一味拼了死命脱却干系不可,一味躲猫猫、企图将真相藏匿进暗箱不可,责任义务要求的行为迟不出现或一直不准备出现不可……
当屁股底下的车轮随时可能“卡”住,当脚步随时可能戛然而止,当保住头顶的那一片蓝天都进入担忧日志……人们啊,请警醒!
来源:红网
作者:窦永堂
编辑:张扬
本文为衡南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