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稚嫩的童声遇上慈祥的笑颜,会碰撞出怎样的温暖?10月29日,衡南县硫市镇文昌社区创新打造的“百岁幼儿园”在雁来归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食堂)温情开园。180余名银龄“老宝贝”与180余名幼龄“小宝贝”欢聚一堂,在充满童趣的互动中共度重阳佳节,绘就了一幅“老幼共融”的暖心画卷。
本次活动是文昌社区践行“三亲”工作法的生动缩影,通过亲近群众、亲力解难、亲清有为三大举措,将暖心服务送到“一老一小”的心坎上。

亲近群众,搭建跨代“连心桥”
社区深耕“亲近群众”理念,精准捕捉到老人对情感陪伴的渴望与孩子对感恩教育的需求。为此,社区主动作为,联动养老机构、幼儿园及社区文艺队,共同策划了“百岁幼儿园”这一特色品牌。活动中,孩子们活泼的舞蹈与社区腰鼓队铿锵的鼓点相映成趣,在热闹的氛围里,代际间的隔阂悄然消融,“以幼暖老、以老带幼”的温情关怀深入人心。
亲力解难,服务送到“心坎处”
为解决老人缺乏陪伴、孩子缺少实践平台的问题,社区将服务做实做细。活动现场,不仅有多彩的文艺互动,还联合镇中心医院开设了公益义诊区,医护人员为老人提供血压、血糖检测及健康咨询,用专业守护他们的安康。
随后,“互动课堂”将温情推向高潮。孩子们用小手为爷爷奶奶捶背揉肩,送上亲手制作的贺卡与折纸花朵。一声声稚嫩的问候,一个个用心的举动,化作暖流,滋润了老人们的心田。活动尾声,一份份实用的重阳节礼,更承载了社区与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怀。

亲清有为,绘就长效“幸福圈”
“百岁幼儿园”并非一次性的节日活动,而是社区旨在打造的长效服务品牌。未来,社区将深化与雁来归养老服务中心的协作,计划推出“百岁幼儿园小课堂”,通过定期开展智能设备教学、组织志愿者为失能老人上门服务等,推动服务从“节日化”走向“常态化”,确保“一老一小”的幸福关怀可持续、不断档。
这场重阳之约,不仅是欢乐的聚会,更是社区治理创新的温情实践。文昌社区正通过“三亲”工作法,将“幼有所育、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一步步变为群众身边可感可及的幸福日常。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阳利
编辑:李颖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