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泉文艺】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这座镇,那些花...

来源:智慧衡南 作者:余波 编辑:智慧衡南 2023-11-12 13:36:02
—分享—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这座镇,那些花

 

 文/余波

 

【题记】「许多许多的历史,才可以培养一点传统,许多许多的传统,才可以培养一点点文化」。

 

(一)

 

睁开惺忪的睡眼,隔着厚厚绒帘的窗外早已鸟鸣人吆,拨云撩雨,春声四起。三月序章就这般华丽地打开。

 

诗人苇岸说:“到了惊蛰,春天才算坐稳了江山。”眼下多变的天气觉实应证了季节诚不欺人也。

 

节令愈接近【二月八】我愈惦念泉湖那方山水。素描乡村物事,勾勒民间冷暖,感触大地心音,聆听天籁私语。网上正在为衡南泉湖和衡阳渣江的【二月八】预热投票,而我,更是情牵家乡的【二月八】又该是怎样一番景致。

 

挥鞭街市,举篙官渡。风雨里,我定然要去清花河赏油菜花,去泛着油光青石板的老街踏印留痕。岁月霜雪,半染苍头了。我怕岁月经不起等待,我也惊恐故乡将我抛却。好在故土有故人,有【二月八】的历史勾陈,所以,会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己身的真实存在。

 

行将满五的我,在这个吹面不寒杨柳风的三月,重回故地,去赶一趟热闹的【二月八】,是关乎家山情怀的大事。

 

“叙一人之道德、学问、事业,纤悉无遗而系以年月者,谓之年谱”。我想好了,如果还做文字搬运工,今岁此番,我必撰写《泉湖二月八年谱》。

 

三月为媒,大地作证。

 

(二)

 

春暖花开,好风自至。有了阳光,更是如同中了六合彩般惊喜不已。润色开花的时节,人便有了造物的欲望。天地间,物物皆有一种生意,造化之妙,勃如荡如。色授魂与,随心所欲。春心荡漾,怕是如此而来。

 

因了“二月八”的筹划,我又一次回到泉湖。日光明澈,稍稍一动,便有隐隐的汗意,百骸通透。泛青的枝头,清冷中吐蕊的粉桃,浓郁的菜花……一年的光景随着时序折叠展现。

 

“二月八”是泉湖的春之序曲,是农耕文化的盛典,也是乡村山野的时尚。刘江说,时尚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生活的潮流与趋势;是物质的完美与思想的伟大,是个性的张扬与整体的和谐;是创新的过程和审美的释放,是最具前瞻性的文化形态,是内心深处力量的呈现,是一份好心情。

 

泉湖“二月八”这张文化名片打造得越来越亮丽。名家名联名刻,一歌一赋一广场,大气而有底蕴。我想,在泉湖“二月八”,这些时尚的元素都将会一一完美呈现。

 

有境界能看远,有肚量能看宽,有涵养能自持,有锋芒能内敛。泉湖“二月八”在申报“全国农耕之乡”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可喜的一步。岁月里匆匆往返,唯有在这一方农耕天地中方能身心立定。

 

湘南的天,被雨水浸泡了两月有余,希望泉湖“二月八”这一缕农耕文化的清香如阳光普照大地,温暖早春的寒意。

 

 

(三)

 

泉湖——我行走人间的通关文牒

 

还记得去年春天

也是二月八

泉湖下了场梨花雨

街市对面列车无声开过

从清花河畔上吹来一阵风

抖落了花瓣无数

忍不住轻捏起肩头一朵

于鼻尖轻嗅

全是春天好闻的味道

如今又是一年春

忍过了冬日的荒芜

些许绿芽已冒了头

一缕春风过

山花、油菜花先显

夹杂着湘南特有的泥土气息

那些土黄、金黄、苍黄里

突然跳出一点红

然后三两日间

一点变一抹,一抹化为漫山云霞

荒芜里开出的鲜艳

与盛夏的绿水青山不同

春寒中那些盛开于土地上的花儿

风味独具

等菜花金色渐浓

桃花便接管了春天的后半场

整个泉湖便被淹没在了春天里

氤氲出梦幻的世界

那些落在时光里无法描述的美好

就像少女的裙角、少年的白衬衫

纯净素雅

真正的春天来了

终于可以脱掉厚重的铠甲

愉快地裸露脚踝

这种感觉

像极了爱情

一碗古法制作的米豆腐

吃不腻的荸荠

再来一串麻圆

是我对故乡和这个春天最基本的尊重

 

(四)

 

泉湖【二月八】农耕文化节进入倒计时,今天前往“探班”,始发现活动主会场尽管农耕踪迹不是特别凸显,但文化软包装倒是愈加醇厚。

 

由地产项目衍生的【二月八】农耕文化园惊艳亮相。附丽着风摇满树新绿、勾束几缕炊烟的江南青田石之魂,与周边山势、原野所带来的落差写意之美,拥有共同的情味和维度,广场碑刻、题联、佳赋纷呈,每一件作品,设计者都给予它主角般的人设,展现出一种农耕文化原始古朴的姿态,绝不敷衍。

 

时光渐老,人心渐淡。曾经的田园生活,比肩而立的昼夜劳作,岁月带来了收获也冲涌来阵痛,不过,青山依旧在,谷物丰收始终都是黎民百姓心中最初和最深的光影。在刀笔交替累积过程中形成的农耕始祖——后稷的精神肖像,宛如花丛里清瘦的诗人,不断叙说着对农耕传承和生命衍续的思考。

 

笔下留情,刀耕寄魂,多年灯火要人归。日光倾城的深远早春,在泉湖,初春的夕阳刚刚落山,整个田畴明朗柔和,蓝天、大地、溪水、菜花、农人,融为一体。古人将天、地、人尊称为“三才”,这“三才”,必得有“和”,方和谐、和安、和详。

 

人立于地,顶于天,唯有与天地融合,才能和谐生存,真实而温情。人类生存于大地,大地驮载万物,承担生命。老子曰:“地道之德,安静而柔和,广博而宽厚,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负载万物,养育群生,劳而不怨。有功而不恃,慈养万物而不图报。”这千古不易的密语,道尽地母之厚德。

 

这样的至理至境,不只是泉湖隐喻的地理意义、时间意义、文化意义,也当是千古农业不易的准则,清花河,是泉湖的母亲河。我的身体里流淌着地母的血脉;人,顶天立地,得天之恩赐而立命,受地之灵气而立身,长成天地的孩子,必须尊崇苍天,皈依地母,臣服母亲河。

 

背依庙山,顶天而立,突然觉得渺小的自我,仿佛因了这博大雄浑的背景烘托而高大起来。暮色四起,山野更显雄浑、博大、傲然。一溪之内,水流依旧。这源于自然的浪花翻卷,是独属泉湖的傲人风骨和天地绝唱,似乎带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

 

当我离开,泉湖依然;当我再来,泉湖依然。之间,没有一点空档。

(己亥农历二月初七夜于琢碎书屋北窗.余波)

 

 

(五)

 

农事欢歌

 

二月八,是属于泉湖的节日

山峰返青,指向苍穹

溪水醒来,经由菜花的缝隙

抵达焦渴

肥沃的火烬,棉絮般温厚

喂养一片以根为风口的庄稼

将农耕天赋蓬勃成开怀的热浪

扑向大理石铺装的广场,卷下舌尖

在体内流如溪涧,体液的剪影

如茂盛的树

一颗心

泊在泉湖上

降温的梦寐高于植物

六百年历史风化,沉入幻觉

时光的炸点——瞬间

老街青石板路面虚妄的重量

赋予词的平静

田园在荒芜

回避终将跌落的事实

一条直线穿透一张薄纸

虚构假象,盗猎浮光

耕者,满足于呼吸的曲径

幽通处,是农人的极域

一滴水,从未经历穿心的虫洞

在陶醉里,觊觎空中的结

以惯性为口粮

遮蔽贫穷断崖的凶猛

自由落体于高蹈回忆

用力抵御苦难

滑翔短暂,不是空想

以往冲突的支点,被耗尽

体温的临界点,爆发蓬勃的力量

炮制疗伤药,亦非堤岸

空气中有一丝冷

下挫的空间

是另一片开阔

桃花的凉意升起,妖娆

花中的惊雷

浅尝,如糖水深刻

蒸笼里的热气,是桌上真相的序曲

风,扶起阴冷,弥漫杯口

释放最后的温暖,收回恐惧的涟漪

在闪亮处展开,沃土泉湖

夺目的坎,起跑线通向无限远大

水汽凝成金黄的油菜花

飘落旷野的良知,以进取的姿态

刻录光影,将偏颇修饰为平衡

鸟雀悬在树檐

轻抖振翅,划出弧线

喜悦的快感,击打一地尖锐

坐等殊途的风,吹回大地腹部

浪的肩耸动,湖水在地下涌动

水,有丰收的表象

平畴皆为景点

清醒剂植入骨髓

贫困的碎片悬在天堂

部分潜居荒冷

这一天

泉湖镜像只有两个热点

单为富庶

双为繁荣

 

(六)

 

【二月八】不啻是一种文化符号

 

一年当中,我会因缘各种理由多次回到故里泉湖,这次只为“赶二月八”而来。一大清早沿着322国道西行,才恍然明白这一时节轻烟薄雾的意义:为了开启一年的丰收梦,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车水马龙,满满当当地把街道高密度覆盖。此时,无论开车还是步行,一双眼睛注定是不够的,眼里满满,心却不累。那些琳琅满目的各色农具波涛一样起伏,那些曼妙蕴籍的绿草春色,此刻都栖息如织的人流和田垅山岗之上。

 

今天并非春和景明,轻阴,薄雾似蝉翼,轻纱袅袅只当诗意的烟雨浪漫。郭熙在《林泉高致》里写山之四时,“春融冶,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此时的泉湖就落落大方地“融冶”着。初春的天幕下,我们对于春天,对于农事的热情,一点也不亚于对丰收的渴望。

 

广场歌舞,这种被刻意安排的程式化节目已经无法让人驻足良久。从嘈杂的农耕文化园逸出身来,沿着清花河前行,呼吸堤岸两旁黄花吐蕊、柳条泛青的雨后清新,分外惬意。在周而复始的春天里,主题定格为农耕文化的盛宴还将定时举办,但这一方土地早已超越了实用功能,正在被娱乐和旅游所替代。我被眼前的春景撩拨到心痒,尽管被车的河流挟持着向前,还是停下来为之举镜,刻录一些温暖的记忆。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城市居民对农村普遍抱有复杂的感情,逆城市化、后工业文明等不断炙烤着地球人的神经系统,从农村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城镇,却比农村愈来愈“出落”得花枝招展、繁华富足。但农村,农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还是被人类保留沿用至今,亘古不灭。

 

小城镇,大时代,泉湖或许只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式文本,也可能成为中国农村前进的一个航标,唤起我们心底最温暖最强劲的乡音。有一种对幸福的诠释,就是把邻居培养成绅士。不可否认,农村与城市这对“邻居”越来越“粘”了,当城市自堪“绅士”,怎么可以允许一个衣衫褴褛的农村邻居?

 

从泉湖回到衡阳城区,回望这位优雅的“邻居”,将带回的清鲜时蔬置于厨房,它携了田园的素朴和现实的优雅,轻风般拂来……当我们的农村也渐次优雅起来,那将是怎样的“农村中国”呢。

 

春风骀荡,农事复起。泉湖,年复一年都要被“二月八”拉回到遥远的农耕时代记忆里。

 

 

诚如专家所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在乡村振兴中要统筹谋划乡村文化振兴,保护地理标志品牌,保护非遗文化,保护农耕文化的首创精神。要以文化振兴为载体,弘扬乡村文化特色,保护传统自然村落,保护古树、古木、古存遗迹,以生态文明为载体,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留住民族的“乡愁”。

 

节会终究是一种形式大于内涵的盛举。农耕文化的赓续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我们唯一能够清醒认知的就是,必须努力留住传统,才能不迷失于未来。

 

泉湖,作为农耕文化的发轫地之一,【二月八】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文化载体和范本。由于政府与民间良性互动和高度认同,【二月八】这张美丽的地方名片得以越擦越亮、常办常新,确实是一件令人十分欣慰的事情。

 

(己亥农历二月初八,余波泉湖赶圩归来草记)

 

作者简介:

余波,籍衡南泉湖,现供职于衡南某机关。著文写字虽不为稻粱谋,然大半辈子以五谷为业。勤于稼穑,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信奉以儒做人,以道养生,以禅养心,以墨尽责。闲暇时光,常透过笔下的每一个文字看社会,看风景,看世态;在定格的每一帧图片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衡南广电全媒体
作者:余波

来源:智慧衡南

作者:余波

编辑:智慧衡南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南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