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鼾并非“睡得香”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网站责任编辑 编辑:张扬 2013-03-21 07:23:51
—分享—

副标题: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约1/3的人有睡眠问题,目前已明确属于睡眠障碍的疾病有88种。

    自2001年,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在全省率先开展睡眠监测,至今共监测近5000人次。他们发现,睡眠问题中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急需引起社会重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样的睡眠问题可能引发心脏疾病,甚至猝死。

   打鼾,可能是身体发出求救信号

    阳春3月,很多人饱受“春困”困扰,影响学习、工作,甚至造成交通事故。但湘雅二医院老年科主任杨宇教授提醒,这可能不是春困的问题,而是患上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简而言之,就是睡眠时呼吸通道发生了阻塞,造成血氧含量低。其实,这种病对老百姓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它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打鼾;陌生是因为,打鼾严重竟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危害,甚至猝死。

    许多人认为睡觉打鼾是睡得香的表现,但是经过几十年的睡眠医学研究,发现这其实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打鼾者深睡眠时间较短,睡眠质量不高;打鼾时通气量下降,发生低氧血症,甚至容易加剧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其他疾病的发展。

    专家表示,在某种情况下轻度的偶尔一两次打鼾无碍健康,不需要治疗;但一个星期内3次以上打鼾,鼾声时高时低,即使关上房门也能听到时,要警惕是否患上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目前,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2%—4%,其中老年人高达20%—40%。更可怕的是,儿童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除了被家人发现打鼾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憋醒,喘不上来气的症状。一旦出现白天嗜睡、乏力及反应迟钝;夜间憋醒及胸闷;晨起血压高、头痛、头晕、口干;性功能减退;体重增加等症状,都要引起重视。专家提醒,当您或您发现身边的人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憋气、困倦、嗜睡、开会或驾驶时睡着、工作精力不集中、经常口干,要提醒其到医院做呼吸监测以确诊是否患病。

   高血压、糖尿病难治?可能是睡眠出了问题

    “很多人有高血压,吃几种药都控制不好;很多人有糖尿病,怎么吃药都不见效。”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罗荧荃副教授介绍,这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捣乱”。临床发现,高血压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常常“形影不离”,70%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合并患有高血压,30%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罗荧荃提醒,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最终恶果是患心脑血管病,引起动脉硬化、冠心病、脑中风甚至引起某些癌症,而心脑血管病目前已居全球疾病死因首位。有数据显示,我国严重打鼾患者约有520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40岁以上男性,每小时低通气和呼吸暂停超过20次以上未进行治疗者,10年存活率仅为64%。 

    而通过治疗改善,良好睡眠对治疗高血压等疾病的作用也让人惊喜。张奶奶长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即使每种疾病服用两种以上药物控制,治疗效果仍不佳。2002年,她被诊断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从此以后长期戴呼吸机治疗。如今,她每种疾病单用一种药物就控制得非常好,逢人就宣传睡眠治疗的疗效好。

    有文献报道,如果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出现高血压后不久,及时进行睡眠方面的治疗,往往不用降压药,血压就能恢复正常。

   交通危险增2至4倍,甚至“一觉不醒”

    中年司机患者万某,长期睡眠打鼾、呼吸暂停、夜间憋醒等,并伴有晨起头昏、血压增高。由于夜间睡眠质量差,白天精神差,他经常不分时间、场地经常嗜睡,高速路上开车不足2小时就要睡觉,严重影响工作。经诊断,他患上了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常常有报道驾驶员因打瞌睡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故,让人触目惊心。湘雅二医院曾对驾驶员做过模拟驾驶测试发现,患该病的驾驶员注意力、认知功能和操作性明显下降,统计表明,患该病的司机发生车祸的几率是未患病者的2至4倍。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有20%左右的机动车事故是由司机睡眠不足所致。

    专家提醒,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健康的潜在伤害非常大,被称为夜间静悄悄的“杀手”。据介绍,我国每年因冠心病导致死亡的有100余万人,其中30%猝死于午夜到早晨6时。许多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合并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还导致白昼思睡、内分泌紊乱、炎症,还有反复缺氧的直接袭击,这些均增加了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乃至死亡的风险。

   不打针、不吃药,治疗其实很简单

    如此大的危害,求医者却寥寥无几。长期从事睡眠与健康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深有体会,他们表示,一是前来就医者少,很多人几年甚至几十年有打鼾的习惯也不到医院进行诊治;二是即便病情很严重了,遵医嘱治疗的也很少,甚至有些检查结果都迟迟不取。

    专家认为,老百姓对“治病”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吃药、打针、做手术就是治病。其实,治疗这种疾病,只需像佩戴眼镜一样,睡觉时戴上面罩和设备,就能让睡眠时呼吸更舒畅。

    除设备治疗外,日常生活中也要多管齐下。如建立健康的作息时间,每晚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床;至少在睡前一小时开始,避免接触计算机、电视机等;晚上忌宵夜、忌饮酒、浓茶和咖啡;积极运动,减轻体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通过练习瑜伽或采用其它放松疗法等,都能大大改变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网站责任编辑

编辑:张扬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南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