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
近年来,衡南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不断推进,有序铺开,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今年7月,省政府授予该县“2010年度—2012年度全省发展乡镇企业暨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县”,意味着衡南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无到有,塑造衡阳农产品名片
从雁城四件宝的“喜雁食品”到老字号“杨裕兴”,再到“大三湘”茶油、“绿彤”牌宝盖有机茶,一批衡南生产的农业加工产品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在市民心中树立了衡南农产品品牌。截至2012年,衡南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国家农产品博览会金奖4个、省农博会金奖10个、市农博会金奖21个,国家专利证书35个。仅大三湘一家企业就有国家专利14项,金林面业等3家企业获省著名商标,银鸽公司的“鸽来香”熟食获省名牌产品称号,伟利食品生产的“金欣”牌大米被市消委评为十大老百姓喜爱的品牌。宝盖有机茶叶通过了欧盟的有机食品认证,全县绿色产品认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企业已达8家。
从小到大,龙头企业后发先至
近年来,衡南县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有效助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衡南县已有省、市两级龙头企业38家。2010年以前的10家企业申报市级龙头企业用了5年时间,而2010年以后发展的27家龙头企业只用了2年半的时间。龙头企业总投入达到9.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达3.8亿元,是2010年以前的5倍。部分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化组织模式,有效地保障了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和质量安全,又充分地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从大到强,产业平台初具规模
为逐步实现从农业大县到农业强县的转变,衡南在产业集聚和专业化生产上作出了超前规划,实行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基本形成园区集群发展、产业连片发展格局。三塘镇原国家粮食储备库内现有省级龙头企业伟利食品,市级龙头企业金林面业、展望饲料,周边有银鸽实业、美味爽食品、雁通蟹业等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云集工业园有大三湘油茶、杨裕兴面业、天之康中药饮片三家龙头企业;休闲和种养植龙头企业主要分布在宝盖、花桥、洪山、江口等镇,共有市级龙头企业16家;以三塘、茶山坳、车江、江口四个国家粮食储备库为中心,建设五大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实行基地联农户,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逐渐实行土地流转,连片种植优质稻;大三湘油茶共发展60万亩油茶基地,带动农户2多万户,农民增收近500万元。
从强到优,农业产业化发展积蓄新能量
面对今天的荣誉,衡南产业人并没有骄傲,而是继续摸索着一条更好更快的发展之路。衡南把农业产业化工作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主要手段来抓,出台了《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对龙头企业在用水、用电、技术改造、税费以及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鼓励企业和乡镇因地制宜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建设,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政策引导”的原则,巩固和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使企业与农户的联结机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截至今年6月,该县固定资产投入3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已达23家,2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4家;全县农产品加工值12亿元,销售收入过15亿元,其中过亿元的企业2家。今年新增投资额5000万元的农业产业重大项目就有5个,还有一大批中小项目正在衡南土地上生根发芽。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肖海涛阳明辉
编辑:张扬